寄友人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飘然羁旅尚无涯,一望西南百叹嗟。

江拥涕洟流入海,风吹魂梦去还家。

平生积惨应销骨,今日殊乡又见花。

安得此身如草树,根株相守尽年华。

泊船瓜洲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吹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绿:吹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咏梅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寓言六首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

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思王逢原三首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

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

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

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

明妃曲二首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更多

苏秦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已分将身死势权,恶名磨灭几何年。

想君魂魄千秋後,却悔初无二顷田。

无营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无营固无尤,多与亦多悔。

物随扰扰集,道与翛然会。

墨翟真自苦,庄周吾所爱。

万物莫足归,此言犹有在。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

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的安静。

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

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百亩”句:句出刘禹锡《再过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白道:洁白的小道。

唐人李商隐《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小院”句:句出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山桃”句:语本唐人雍陶《过旧宅看花》:“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

”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

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为谁”句:句出唐人严恽《落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

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

“百亩”句:句出刘禹锡《再过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白道:洁白的小道。

唐人李商隐《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的安静。

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

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

“小院”句:句出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山桃”句:语本唐人雍陶《过旧宅看花》:“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

”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

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为谁”句:句出唐人严恽《落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许多词作于这个时期,内容大多为描绘江南景色,表现闲适心情之作。

这类词为数不少,有《清平乐》 、 《浣溪沙》 、 《生查子》和《千秋岁引·秋景》等。

这类词多作于元丰年间,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示宝觉二首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火暖窗明粥一盂,晨兴相对寂无鱼。

超然圣寺山林外,别有禅天好净居。

12345 共11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