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楔子(孤、夫人上,云了)(打唤了)(正旦扮引梅香上了)(见孤科)(孤云了)(情理打别科)(把盏科,云)父亲年纪高大,鞍马上小心咱。(孤云了)(正旦做掩泪科,唱)【仙吕】【赏花时】卷地狂风吹塞沙,映日疏林啼暮鸦。满满的捧流霞,相留得半霎,咫尺隔天涯。【幺篇】行色一鞭催瘦马。(孤云了)(正旦唱)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下)(孤、夫人云了)第一折(末、......更多

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作者: 高明 朝代: 元代
第一出(末上白)【水调歌头】秋灯明翠巾莫,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做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沁园春】赵女姿容,蔡邕文业,两月夫妻。奈朝廷黄榜,遍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春闱。一举螯头,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饥荒岁,双亲俱......更多

满庭芳·蜗角虚名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尽放我 一作:须放我)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

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

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

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

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

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03-604 2、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325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52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蜗角:蜗牛角。

比喻极其微小。

《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些子:一点儿。

“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浑:整个儿,全部。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hào)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03-604 2、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325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52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

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

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

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蜗角:蜗牛角。

比喻极其微小。

《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些子:一点儿。

“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浑:整个儿,全部。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hào)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

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

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03-604 2、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325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52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尽放我 一作:须放我)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这首《满庭芳》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

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下片从自叹到自适。

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失败者复杂的内心世界,也生动地刻画了词人愤世宿和飘逸旷达的两个性格层次,在封建社会中很有典型意义。

  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

功名利禄曾占据过多少世人的心灵,主宰了多少世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它构成了世俗观念的核心。

而经历了人世浮沉的苏轼却以蔑视的眼光,称之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著甚干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虚幻。

这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蝇营狗苟尘俗人生的否定。

词人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

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页无须过分介意。

这个思想来自老子。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

”(第三十六章)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七十八章)这就是“谁弱又谁强”一句的本意。

一方面,“木强则折”(第七十六章);

一方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无忧”(第八章),苏轼领会此意,故“得罪以来,深自闭塞,···不敢作文字”(黄州所作《答李端叔书》)。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是他这个时期自处的信条。

所以,“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意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

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

一个愤世嫉俗而以无言抗争的词人形象呼之欲出。

  下片于自叙中夹以议论。

“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

而“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即李白“为欢几何”之意。

“风雨”自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所“妨”者是人生乐事。

陆游《假日书事》诗所云“但嫌尤畏(尤才畏讥)妨人乐”,即是此意。

苏轼一踏上仕途便卷入朝廷政治斗争的漩涡,此后命途多难,先后排挤出朝,继又陷身大狱,幸免一死,带罪贬逐,昔时朋友相聚,文酒之欢,此时则唯有“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

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当此时,词人几于万念皆灰。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

他的《答李端叔书》中有一段话可作为这两句词的极好注解:“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地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

而其科号为‘直言进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

人苦不自知,既已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哓哓至今,坐此得罪既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真可笑也。

然世人逐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

妄论利害,才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

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

”可见“抵死(老是)说短论长”之要不得。

词人自嘲自解,其中实又包含满肚子不平之气。

下面笔锋一转,以“幸”字领起,以解脱的心情即景抒怀。

造物者无尽藏的清风皓月、无际的苔茵、高张的云幕,这个浩大无穷的现象世界使词人的心量变得无限之大。

那令人鄙夷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狭小世界在眼前消失了,词人忘怀了世俗一切烦恼,再也无意向外驰求满足,而愿与造化同乐,最后在“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的高唱中,情绪变得豁达开朗,超脱功利世界的闲静之情终于成为其人生的至乐之情,在新的精神平衡中洋溢着超乎俗世的圣洁理想,词人那飘逸旷达的风采跃然纸上。

  苏轼在词中擅长抒写人生。

他高于一般词人之处,在于他能从人生的矛盾、感情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正因如此,苏轼描写的人类心灵就比别人多一个层次。

这也是他的词能使人“登高望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词人重在解脱,在感情生活中表达了一种理性追求,故不免要以议论入词。

此首《满庭芳》便表现出这一特色。

词人“满心而发,肆口而成”,意显词浅,带有口语化的痕迹,似毫不经意,然又颇具匠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更多

杂剧·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作者: 杨显之 朝代: 元代

楔子(末扮张天觉同正旦翠鸾领兴儿上,诗云)一片心悬家国恨,两条眉锁庙廊谋。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老夫姓张,名商英,字天觉。

叨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

谢圣恩可怜,官拜谏议大夫之职。

为因高俅、杨戬、童贯、蔡京苦害黎庶,老夫秉姓忠直,累谏不从,圣人着老夫江州歇马。

我夫人不幸早年亡过,止留下一个女孩儿,小字翠鸾,长年一十八岁,未曾许聘他人。

老夫自离了朝门,一路辛苦,到此淮河渡也。

限次紧急。

兴儿,与......更多

拟古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

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

行当适远道,作记殊汗漫。

寒食青草多,薄暮烟冥冥。

山桃一夜红,茵箔随飘零。

愿餐玉红草,一醉不复醒。

秋怀诗十一首

作者: 韩愈 朝代: 唐代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

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更多

杂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扮东华帝君上,诗云)阆苑仙人白锦袍,海山银阙宴蟠桃。三峰月下鸾声远,万里风头鹤背高。贫道东华帝君是也。掌管群仙籍录。因赴天斋回来,见下方一道青气,上彻九霄。原来河南府有一人,乃是吕岩,有神仙之分。可差正阳子点化此人,早归正道。这一去使寒暑不侵其体,日月不老其颜。神垆仙鼎,把玄霜绛雪烧成;玉户金关,使姹女婴儿配定。身登紫府,朝三清位列真君;名记丹书,免九族不为下鬼。阎王簿上除生死,仙吏班......更多

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楔子(冲末扮马生上,云)小生姓马名彬,字文辅,祖贯临阳人氏。

先父拜三原县令,不幸身亡。

小生年长二十五岁,雪案萤窗,苦攻经史,博古通今,名誉文章,自不可掩。

俺父亲在日之时,曾与松江府府尹董蓥为友。

尝记得董府尹酒席之间,问俺父亲:"咱既为通家,凡事皆当商量。

"先父说:"别无甚事,止有小儿马彬年少,颇肯向学,未遂功名。

"府尹见说聪明,便道:"某有一女,小字秀英,愿与你令嗣为妻。

"后来先父下世,路途遥远,......更多

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王员外同旦儿、净家童上)(王员外云)耕牛无宿料,仓鼠有余粮。

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自家汴梁人氏,姓王,名荣,字彦实。

嫡亲的两口儿,浑家刘氏。

我在这汴梁城中开着个解典库,家中颇有资财,人口顺呼唤作王员外。

此处有一人姓裴,名度,字中立。

他母亲是我这浑家的亲姐姐,不想他两口儿都亡化过了。

谁想此人不肯做那经商客旅买卖,每日则是读书;

房舍也无的住,说道则在那城外山神庙里宿歇。

大嫂!

(旦儿云)员......更多

12345 共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