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文翻注译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3、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花间一壶酒,独酌(zhuó)无相亲。
间:一作“下”,一作“前”。
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邀(yāo)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miǎo)云汉。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3、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花间一壶酒,独酌(zhuó)无相亲。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间:一作“下”,一作“前”。
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邀(yāo)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miǎo)云汉。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3、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
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
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
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
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
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
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
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月下独酌四首 文翻注译赏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文
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文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文翻译赏
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晚上恋人相会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结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们的理由。
酒醒之后,美梦断了,花儿谢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花开不败,月亮也会升起,我们的心思也会永远一样。
这个时候,多希望我是杨柳的枝叶,这样就可以一直和春风相伴随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晚上恋人相会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结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们的理由。
酒醒之后,美梦断了,花儿谢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
苦恨:甚恨,深恨。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花开不败,月亮也会升起,我们的心思也会永远一样。
这个时候,多希望我是杨柳的枝叶,这样就可以一直和春风相伴随了。
绊惹:牵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词表现了不甘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美好爱情,表现出不幸命运中心灵的高贵、圣洁,表现出苦难人生中一对情侣的至爱情深,堪称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
全词从上片的悲怆沉痛转向下片的美好期待。
心灵升华,笔力不凡,波澜起伏,感人至深。
词中用“花”、“月”的形象贯穿而成,既写了“花前月下”的相恋,也写了“花谢月朦胧”的爱情受阻,还写了“花”不尽,月无穷的美好祝愿。
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义的流转,词人情感精神所经历的曲折变化也凸现出来。
起首一句缅怀昔日两人相恋的幸福情境。
花前月下相逢,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
但句中插入一“暂”字,便暗透出一丝悲意。
次句进一步点出恋人隔绝、欢会难再的现实。
“苦恨”二字叠下,足见词人痛苦之深重。
接下来“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用比兴的手法,喻说爱情受阻的现实。
“酒醒”,有“愁醒”之意。
“梦断”,喻往事已成空,而“花谢月朦胧”,则见证昔日美好爱情的春花已经衰谢,明月已经黯淡,竟成为情缘中断的象征。
“何况”二字,强调好事难成,不仅写恋人隔绝,而词情因之倍加悲怆沉痛。
过片以千钧之力,从悲怆沉痛中陡然振起,将词情升华到一个美好的境界。
“花不尽,月无穷”两句是对偶,用比兴:花不尽,是期愿青春长;
月无穷,是期愿永远团圆。
紧接着,迸出“两心同”,则是坚信情人与自己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
由此可见恋人之间的离别,决非出于心甘情愿,实有难以明言的隐痛,则爱情实为横遭外来势力之摧残可知。
衰谢了的春花再度烂漫,而且永远盛开;
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永远团圆。
这是美丽的幻境,也是美好的期愿,这些要升现词人破碎痛苦的心中,需要的正是“两心同”这种极大的力量。
如果没有对情人无比的爱和最大的信任,是决不可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的。
作者《千秋岁》词云“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以注解“两心同”的深刻意蕴。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词人把甘为挽回春天即挽回爱情而献身的意愿,寄托结笔这优美的比兴之中。
综上,此词通过叙写一段横遭挫折的爱情,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美好期望不断升华的向上精神。
宋晁补之评张先曰:“子野韵高”,乃深透之语。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388页 .
月下喜吕郎中除兵部 文
月下寄徐希仁 文
七月下旬得疾不能出户者十有八日病起有赋 文
月下小酌 文
昨日雨遶檐,孤灯对搔首;
今夜月满庭,长歌倚衰柳。
世变浩无穷,成败翻覆手。
人生最乐事,卧听压新酒。
我归自梁益,零落怆亲友,纷纷堕鬼录,何人得长久?
後生多不识,讵肯顾衰朽?
一杯无与同,敲门唤邻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