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化学烧伤


拼音:suan

症状: [诊断] 有明确的化学物质外伤史。伤后立即引起眼部疼痛、流泪和视力障碍。低浓度碱烧伤时结膜充血,结角膜上皮脱落,于短时间内自行修复。高浓度碱烧伤时结膜高度水肿或苍白坏死,角膜上皮脱落,虹膜水肿渗出.房水混浊,角膜溃疡形成,甚至穿孔,晚期新生血管长人。酸性烧伤伤口边缘清楚,创面较浅而局限,深层组织和眼内病变少。

治疗: [治疗] 一、冲洗 一旦发生眼化学烧伤。应就地进行冲洗。碱烧伤结膜苍白、角膜混浊范围大者可行结膜切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重症碱烧伤早期应行前房穿刺放出碱性房水。 二、中和 碱烧伤常用维生素C50-lOOmg/lml,每次lml,酸烧伤用磺胺咯咯钠液100-200mg/lml,每次lml,结膜下注射。 三、防止粘连 结膜苍白者给妥拉苏林12.5mg,或白血1-1.5ml,结膜下注射。重度烧伤用1%阿托品散瞳,每日3次。用0.37%依地酸二钠或2.5%半脱氨酸液滴眼,每日4-6次,石灰烧伤者多用依地酸二钠液眼液,每日2次。涂抗生素眼膏,每日以玻璃棒分离睑球结膜,防止睑球粘连。 四、防止感染 如无穿孔或眼内感染时以局部用药为主,滴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 五、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口服或静滴,用法见葡萄膜炎。角膜创面愈合后可局部应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 六、手术治疗 · 结膜、角膜大片坏死者可将坏死组织切除,作口唇粘膜和角膜移植术。

酸、碱或其他强刺激的化学物质溅人眼部而引起的损伤称酸碱化学烧伤。

其损伤程度和预后取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渗透力及与眼部接触时间。

耳 聋(诈 聋)


拼音:er

相关信息:

诈聋即伪聋或装聋,是诈聋的一种表现。

伪装者耳部无疾病或仅有轻微病变及轻度听力减退,由于某些原因和企图有意识地伪装或夸大其听力减退。

起病有原因、目的和企图,耳聋多为单侧,患者表情机警、敏感,极少有不语。

阻抗测听及电反应测听均正常。

儿童鼻窦炎


拼音:er

症状: [诊断]儿童鼻窦炎 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鼻塞、脓涕多,常有发热、烦躁不安、咳嗽、头痛及面部疼痛。慢性者常有低热。精神萎靡、记忆力差、胃纳不佳、胃病或腹泻,久之可贫血、体重下降和发育障碍,可有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咽喉炎。也可成为病灶,导致球后视神经炎、风湿热、关节痛、肾炎及心内膜炎等。鼻粘膜暗红、肿胀,中鼻道、嗅沟处有脓液。X线摄片、超声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原则上尽量采用保守疗法。急性期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必要时给抗病毒药物,如抗病毒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0.5%-1%麻黄素波滴鼻。较大儿童可行上颌窦穿刺冲洗。过敏体质者可用抗过敏疗法。

相关信息: [预防] 加强营养和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儿童鼻窦炎较常见。

[病因] 常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发病与儿童鼻窦解剖、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全、鼻外伤等有关。

咽 炎(萎缩性咽炎)


拼音:yan

症状: [诊断]咽 炎 症状常因人而异,如异物感、发痒、灼热感、干燥感、刺激感或微痛等,有时干咳。早期咽部粘膜呈淡红色,菲薄干燥,重者表面发光,咽部运动时粘膜出现皱纹,咽后壁隐约可见颈椎体轮廓,粘膜表面覆片状深灰色或棕褐色于痂,严重者可有吞咽障碍。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多食蔬菜、水果,同时治疗并存的萎缩性鼻炎。作咽部手术、电灼。激光治疗时要避免过多地损伤组织。 二、局部用药 鼻腔内点复方薄荷油,咽部涂2%碘甘油,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咽后壁粘膜注射胎盘组织液,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全身用药 口服碘化钾合剂每次lOml,维生素A每次2.5万U,维生素B2每次lOmg,维生素C每次200mg,维生素E每次lOOmg,以上均每日3次。

相关信息:

萎缩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早期粘膜萎缩较轻,称为干燥性咽炎。

[病因] 本病多为继发性。

常继发于萎缩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多于增殖体切除术、咽部放射治疗后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可伴本病,维生素A、D、B:缺乏也可致本病。

口腔念珠菌病


拼音:kou

症状: [诊断] 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急性伪膜型念珠菌病 也称鹅口疮,多见于婴儿。表现为口腔粘膜上乳白色绒状膜,紧贴粘膜。不易剥离,强行剥脱则发生渗血,伴口干、烧灼感、轻微疼痛,小儿哭闹不安。真菌直接镜检可助诊断。 二、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也称抗生素口炎,多见于大量应用抗生素或激素者。表现为粘膜上出现环形弥散的红斑,多见于舌粘膜,严重时有舌乳头萎缩。 三、慢性萎缩性念珠菌病 也称义齿性口炎,多发生于戴义齿者。表现为义齿承托区粘膜广泛发红,形成鲜红色界限弥散的红斑,绝大多数伴口角炎。部分可有血清铁降低。 四、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 真菌检查可助诊断。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念珠菌性白斑 表现为粘膜上有白色斑块,常见部位是颊粘膜,尤其口角内侧的三角区最多见。 (二)念珠菌性肉芽肿 表现为口腔粘膜上发生结节状或肉芽肿样增生,以舌背、上腭多见。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婴儿鹅口疮应注意卫生,奶瓶应严密消毒,哺母乳者喂奶前应洗净乳房。 二、局部治疗 应用2%-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或用3%硼酸或0.05%洗必泰漱口液清洗口腔,病损处可涂1%龙胆紫或敷养阴生肌散,义齿可用5%碳酸氢钠水溶液浸泡,口角炎及唇炎可用3%克霉唑软膏涂擦。 三、全身治疗 病情严重者应口服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成人每次50万U,每日3次,5岁以下儿童每次7.5万U,1-3岁每次10万U,3岁以上每次25万U,每日3次,伊曲康唑每次0.1s,每日2次,共7日,氟康唑0.25g,1次服用。

相关信息: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

[病因] 念珠菌属包括81种真菌,对人类致病者仅7种,其中以白念珠菌致病性最强。

口腔不洁或免疫力降低时发病。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拼音:kou

症状: 二、症状 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时炎症区红肿、发硬,有压痛和凹陷性水肿、脓肿形成后皮肤或粘膜侧红肿,有明显压痛,或变软有波动感。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明显,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给高蛋白、高热量及含维生素B、C的饮食。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病情危重者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血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应及时治疗或拔除病源牙、异物、感染的囊肿和肿瘤等。 二、全身治疗 应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抗生素。青霉素每次80万U,肌注,每日2次,较重者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急重者可给头孢唑啉、氨苄青霉素,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用,腐败坏死性感染可加用甲硝唑,每次0.5g,静滴,每日1次。也可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 三、局部治疗 初期局部可外敷六合丹、抑阳散、金黄散、鱼石脂软膏,或超短波。激光、红外线、紫外线等。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切开后行脓腔冲洗换药,放置引流条。

相关信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颜面、颌周及口咽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炎症弥散时称蜂窝织炎,局限时称脓肿。

[病因] 常有原发疾病如根尖周炎、冠周炎、涎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疖或痛等。

病原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

"

胸膜炎


拼音:xiong

症状: [诊断] 一、分类 结核性胸膜炎按病理解剖可分为结核性干性胸膜炎和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二、病史 多发生于青少年。部分患者有结核接触史。 三、症状 多数患者发病较急,有发热、干咳、胸痛,胸腔积液较多时有呼吸困难。有胸膜摩擦音和胸腔积液的体征。 四、辅助检查 血沉快,胸水性状、酶类、抗结核菌抗体、结核菌培养或PCR检查,x线、B超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膜活检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 (一)早期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 可根据肺内有无结核病灶及初治或复治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方案。一般采用异烟肼加链霉素加乙胺丁醇,共3个月,或异烟肼加利福平使胸液药物已达有效浓度,不必胸腔内注入。 (二)积极抽液 少量胸液一般不需抽液,或只做诊断性穿刺。中量者一般每周可抽液2~3次,直到积液甚少不易抽出为止。注意防止发生胸膜反应、肺复张后肺水肿及循环障碍。 (三)适当使用皮质激素 如有急性渗出、症状明显、积液量多,可在有效化疗和抽液的同时使用强的松或强的松龙。待体温正常,积液日渐吸收后,逐渐减量,一般疗程为4-8周。 二、结核性脓胸的治疗 可在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情况下,定期胸腔穿刺抽液,并以2%-4%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胸腔,然后注入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少数脓胸有时采用开放引流法。对有支气管胸膜病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细菌播散或导致窒息。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胸膜炎指壁层和脏层胸膜的炎症。

本病极为常见,诊断一般不难但有时也较复杂。

[病因] 胸膜炎种类很多,可根据发病病因分为感染性、肿瘤性、变态反应性、化学性、物理性等。

关于感染性胸膜炎的原因,按一般常见程度有结核菌、化脓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中以结核最多见。

现以结核性胸膜炎为例叙述如下。

休 克


拼音:xiou

症状: [诊断] 一、诊断要点 有诱发休克的病因。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脉压小、皮肤湿冷、有花纹、面色苍白或发绀、静脉萎陷、尿量减少(每小时少于30毫升),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或昏迷。休克者收缩压多小于10.7千帕,脉压多小于2.67千帕。血压降低不等于休克,须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百分之30以上。 二、分类 根据病因,休克可分以下几类。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为大量出血如内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如呕吐、腹泻、肠梗阻、胃肠疾病、糖尿病酸中毒等原因,使血容量突然减少所致。 (二)感染性休克 也称为败血症性或中毒性休克。有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原虫或立克次体感染史。 (三)心源性休克 常并发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填塞、各种严重心肌炎和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以及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等心脏疾病。 (四)过敏性休克 有过敏原如某些药物及生物制品、毒虫。食物、花粉等接触史。 (五)神经源性休克 可由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麻醉意外等引起。

治疗: ***分期 休克发生后,若不及时纠正,往往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一)早期 血压正常或偏低,出现口渴、皮肤湿冷、心动过速。此时血容量减少约lO%。 (二)中期 血压降低,收缩压8-10.7千帕,脉压差小,出现器官灌注不足征象,尿量减少、心动过速,呼吸加速。此时血容量减少20%一25%。 (三)晚期 血压显著降低,收缩压低于8千帕,器官灌注不足更为严重。患者烦躁,甚至昏迷、呼吸急促、少尿或无尿、脉搏触不清。可并发休克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坏死。脑水肿、心、肾功能衰竭等。 四、辅助检查 DIC检查如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血气分析如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血清乳酸盐测定,血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血糖等测定。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尿量测定。其他可行肛门温度测定、红细胞压积及甲床、眼底等。 ***急救 一、一般急救措施 1.患者应平卧,不用枕头, 心力衰竭病人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保温,尽量少说动,尽快穿刺静脉,以便输液给药。 2.对周围血管萎陷穿刺困难者,可考虑作锁骨下、锁骨上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插管,也可作周围静脉切开插管。如血压迅速下降,而静脉输液通路尚未建立时,可先用苯肾上腺素(新福林)5-10毫克,间羟胺(阿拉明)5-10毫克,或麻黄素30毫克,肌注,暂时维持血压,争取时间进一步处理。 3.吸氧 纠正低氧血症。 二、补充血容量 为抗休克的重要措施。 (一)扩容 所用的液体应包括胶体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脂肪乳和全血等,还有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及葡萄糖溶液等。 (二)输液 一般24小时可输入2500毫升左右。4-6小时可给1000-1500毫升,如需快速补液,可在20-30分钟内输入500-1000毫升。监测尿量、CVP、PCMP、观察组织灌注有助于决定输液量。在输液过程中尿量增加时应补钾。 (三)输血 失血性休克应及时输新鲜血液,每次200-400毫升,其总量需根据病情,。需多少补多少,必要时可采用动脉输血法。 三、血管活性药物 保持组织和脏器的正常血流在治疗休克时至关重要。血管活性药有两种。 (一)缩血管药物 一般用于感染性休克高排低阻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时血压骤降的患者。可给间羟胺(阿拉明),每次10-30毫克,静滴;多巴胺(3-羟酪胺)10-30毫克,静滴;或多巴酚丁胺每分钟2.5-10微克,静滴。以上药物二种或三种合用,但剂量不可过大。 (二)扩血管药物 解痉、疏通微循环。可给予硝普钠每次5-10毫克,静滴;或酚妥拉明(苄胺唑啉、瑞吉亭)每次10-20毫克,静滴;或苯苄胺每次0.2-1毫克/千克,静滴;或异丙基肾上腺素每次0.1-0.2克,静滴;或硝酸甘油每次1毫克,静滴。 四、胆碱能受体阻滞药物 常用阿托晶和山茛菪碱 (654-2)。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尤对过敏性休克或高热伴中毒血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损伤或伴复杂,心律失常者疗效满意。常用氢化可的松每次200-300毫克,静滴;或地塞米松每次10-30克,静滴。对过敏性休克,除激素外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同时可给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仙特敏(西替利嗪)等。 六、抗生素 凡重症休克尤其感染中毒性休克,均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 七、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常用碳酸氢钠或乳酸钠。可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情况适当补充。 八、其他 对高热昏迷,颅压增高者应戴冰帽,同时给予20%甘露醇,每次125-250毫升,快速静滴。对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疼痛者应止痛。对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分别见有关章节。

相关信息:

休克是以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循环衰竭,是各科严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

[病因] 见休克部分相关内容。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拼音:bin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起病大多缓慢而隐袭。早期、轻症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只有心悸、胸闷、头昏、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一般症状。重症患者上述症状更明显,常有黑蒙、晕厥或典型的阿一斯综合征发作。有的引起心绞痛和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低于每分钟60次,有时听到长间歇,有时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交替出现。 二、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本病最主要的依据,必要时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阿托试验、食管调搏试验。

治疗: [治疗] 轻症患者可服用阿托品,每次0.3-0.6毫克,每日3次;或克朗宁(冠脉苏)每次0.135毫克,每日3次;或中成药心宝每次5粒,每日3次。重症病人必须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相关信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是一种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

[病因] 主要见于冠心病,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引起,部分患者原因不明或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高血压病


拼音:gao

症状: &&&症状 ***缓进型高血压 病情进展缓慢,长达10-20年以上。约半数患者多年无症状,而于体检中发现。 1.初期血压很不稳定,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累或失眠后出现轻度高血压,在内外不良刺激消失后恢复正常。随病情发展,血压趋向持续性升高,波动幅度变小。通常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而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小。有些患者可以长期收缩压正常而舒张压升高,有些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仅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并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后,血压可降至正常或不再升高。 2.中期常有头痛、头昏、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失眠、焦虑和易疲劳等,以前两者最为常见。也可有反复出血,如鼻衄、眼结膜下出血、咯血及月经过多等。 3.后期由于小动脉硬化及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脑、心、肾等生命器官的供血不全。脑部症状有头痛、眩晕、眼花、颈强、肢体麻木和乏力等,容易并发脑出血和脑栓塞形成,眼底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或肉出血。心脏表现为左心室增大,在心尖部可闻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多亢进,主动脉瓣区可闻收缩期喷射音,舒张期泼水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常见的伴发病,能引起冠心病的一系列表现,也是引起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夜尿增多、蛋白尿、管型尿等肾脏受累表现,甚至发生肾功能障碍。 ***急进型高血压 以青年人居多,有的开始即为急进型,但多数为缓进型突然恶化而来。病情发展迅速,症状多严重,舒张压持续在17.3千帕以上。以视觉及肾功能急剧减退为特点。可有进行性脑脊髓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障碍,进而发生抽搐及昏迷。眼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眼底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表现为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心脏肥大常有左心衰竭。肾功能损害包括显著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肾功能减退。在数月或在1-3年内出现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及尿毒症。 四、并发症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短暂性缺血性发作、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肾血管病、肾细小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动脉阻塞和主动脉夹层分离等。

治疗: [治疗] 一、治疗原则 高血压病虽缺乏根治方法,但降低血压可减低脑血管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应注意降压速度宜缓慢,尤其老年患者;要以小剂量药物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用药宜个体化,因人、因季节、因动态血压变化而调整剂量。 二、一般治疗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患者,包括以下方面:限钠,食盐每日6克左右,长期坚持。减轻体重,降低每日热量的摄人。适当运动如跑步、行走、游泳、太极拳等,还可用气功和其他生物行为方法,以达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目的。 三、药物治疗 近年来降压药有很大发展,降压效果也不断提高。 (一)降压药物 目前降压药物分为利尿剂、p-受体阻滞剂、钙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五类。给药方式有单味药、小复方、复方、阶梯治疗方案等。 1.利尿剂:双氢氯噻嗪每次12.5-25毫克,每日1-2次;或氯噻酮每次25-50毫克,每日1次;或吲哒帕胺每次2.5毫克,每日1次。 2.p-受体阻滞剂:常用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每次25-200毫克,每日1-2次;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每次12.5-200毫克,每日1~2次;或纳多洛尔(萘羟心安)每次40-160毫克,每日1~2次。 3.钙阻滞剂:常用维拉帕米(异搏定)每次40~80毫克,每日3-4次;或维拉帕米缓释剂每次120~240毫克,每日1-2次;或地尔硫卓(硫氮酮、合心爽、恬尔心);或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尼群地平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尼卡地平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每次5~10毫克,每日1次。 4.转换酶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每次12.5-50毫克,每日3次;或依那普利(怡那利)每次5-10毫克,每日2-3次。或培垛普利(雅施达)每次5毫克,每日1次。 5.血管扩张剂:哌唑嗪每次1毫克。每日3次;或酚妥拉明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或特拉唑嗪每次1毫克,每日1次。 6.小复方及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胶囊、复方罗布麻片对重度及部分中度高血压不够理想,其他复方制剂如复方阿米洛利(武都力、蒙达清),每次1-2片,每日3次。还有复方卡托普利、复方依那普利、复方硝苯地平(宁泰宝)等。 (二)降压药物的选择 一般首选药物为利尿剂和p-受体阻滞剂,但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合并症以及血浆肾素活性等情况综合考虑。对较年轻和或正常或高肾素型者,应用p-受体阻滞剂和转换酶抑制剂可能较好,而对老年人和/或低肾素型者则利尿剂或钙离子阻滞剂可作为首选药物。合并冠心病时个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阻滞剂是首选药物,有血脂增高、糖尿病或痛风时不宜使用利尿剂或p-受体阻滞剂。伴肾功能不全时,速尿较噻嗪类的利尿降压效果为佳,还可使用硝苯地平,但不宜使用B-受体阻滞剂。 四、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首先应迅速使血压下降,血压急骤升高者,以静滴方法随时改变所需药物剂量。常用硝普钠每分钟10-15微克,静滴;或硝酸甘油每分钟5-10微克,静滴;或酚妥拉明每分钟0.1-0.2毫克,静滴;或硝苯地平10-20毫克,舌下含化。同时还要处理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

相关信息: 限钠,食盐每日6克左右,长期坚持。减轻体重,降低每日热量的摄人。适当运动如跑步、行走、游泳、太极拳等,还可用气功和其他生物行为方法,以达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目的。 [预防] 对已了解的有关发病因素如精神因素、盐摄人量、肥胖等,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或特发性高血压,系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病因]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不明,但与某些因素有关。

一、遗传 父母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明显低于父母均有高血压者。

二、膳食因素 食盐摄人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高盐摄人可使血压升高而低盐摄人可降压。

高钠低钾摄人......更多

4647484950 共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