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杂诗

作者: 陈文述 朝代: 清代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diàn)萧疏玉漏催。

枕簟:枕席。

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

“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

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

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

“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

“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

萧疏,凉爽之意。

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

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

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

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

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

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

”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

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

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

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

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

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10184654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