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怀古

作者: 栖一 朝代: 唐代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

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咸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迁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此,大造宫殿,定为都城。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于各路诸侯攻入咸阳,推翻秦王朝,随即回军灞上,约束军队,与民约法三章,深得民心。

同年,项羽入关,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率军在关中烧杀掳掠,于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因而尽失民心。

楚歌:为古楚国(以今湖北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歌曲,详见本诗说明。

八千子弟归何处?

万里鸿沟属汉家。

八千子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与其叔项梁杀会稽郡守,集吴中子弟,得精兵八千,在吴地举兵响应。

次年,即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击秦军,所向披靡。

后项羽败于垓下,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驾舟欲渡项羽。

项羽拒绝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鸿沟:古运河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部。

汜水之战后,刘邦遣使往说项羽中分天下,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东为楚地,西为汉地。

后世以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

汉家:指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弓断阵前:弓断意思是不能或不敢再射箭。

《史记·项羽本纪》载:汉有善骑射者楼烦。

楚挑战三合,楼烦则射杀之。

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

楼烦欲射之,项王蜷目叱之。

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弓断阵前即指此事。

弓断亦作弓指,亦通。

刘项对峙东西广武城时,相会于两城之间的广武涧畔。

刘邦历数项羽的罪过。

项羽发怒,伏弩射伤刘之胸部。

刘邦怕动摇军心,不敢让人知道自己身受重伤,却故意摸着脚大叫道“虏中吾指。

”弓指即指此事。

日月:意为天下。

龙蛇:比喻杰出的人物。

又解作龙和蛇,指成功者与失败者。

拔山:项羽《垓下歌》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

江畔的乌江镇内有唐代所建项王庙,庙后有明代所建项羽衣冠冢。

悠悠:遥远,长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

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系楚汉之争最后决战之处。

史载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联合各路诸侯,统军三十万,兵分三路追击西楚霸王项羽,把项羽围困在咳下。

刘邦并用张良计,命汉军夜时皆于四面唱起楚歌,楚兵闻之,军心涣散。

项羽在楚歌声中亦不能寐,披衣饮酒帐中,缅怀往日称雄于世,至今穷途没落,顿生英雄末路的凄怆之情,遂对着爱妾虞姬和心爱的战马而慷慨悲歌,潸然泪下。

天明后孤身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垓下怀古》综述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由于刚愎自用、暴戾骄矜,政治上霸道不仁而丧失民心,终于帝业无成,自杀身死的史实。

本诗格调深沉悲壮,充满感慨,充满激情,令人回肠荡气,一唱三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11229111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