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送别 文翻注译
天台旧路。
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
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
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见如今劝酒人。
天台旧路。
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
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晨、阮肇两个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
遗恨刘晨归来又离去啊。
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
不忍听《阳关曲》的第四声。
刘郎未老。
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见如今劝酒人。
刘晨没有变老。
再次来到仙境,实是万幸万幸。
只怕你在仙乡因循不离开,再也不能见到这次宴会上向你敬酒的人。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91-1093页 2、 (宋)苏轼著;
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483页
天台旧路。
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
忍听阳关第四声。
天台(tāi):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主峰华顶海拔1133米。
道教曾以天台为南岳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
旧路:汉刘晨、阮肇两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回到人间,再入仙境,比喻东坡曾在36岁时走进仕途,通判杭州,这次回杭任太守,又入仕途,自称走“旧路”。
刘郎:东汉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后刘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后世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
应恨:实为反语,名为遗恨,实是一种留恋心情。
别酒句: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
阳关第四声:《苏轼文集》卷六七《记阳关第四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声。
皆非是。
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
余在密州,……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曲因以名为《渭城曲》或《阳关曲》。
演唱时末时反复三遍,称为阳关四声。
此曲成为历代送行饯别的传统音乐。
刘郎未老。
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见如今劝酒人。
仙乡:原指刘晨、阮肇天台山仙境,这里借喻官场。
只恐二句:独怕朝廷因循拖时间,如刘、阮回来后已是两百年了,见不到他入山之前所认识的人了。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91-1093页 2、 (宋)苏轼著;
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483页
天台旧路。
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
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晨、阮肇两个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
遗恨刘晨归来又离去啊。
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
不忍听《阳关曲》的第四声。
天台(tāi):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主峰华顶海拔1133米。
道教曾以天台为南岳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
旧路:汉刘晨、阮肇两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老路回到人间,再入仙境,比喻东坡曾在36岁时走进仕途,通判杭州,这次回杭任太守,又入仕途,自称走“旧路”。
刘郎:东汉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后刘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后世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
应恨:实为反语,名为遗恨,实是一种留恋心情。
别酒句: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倾倒。
阳关第四声:《苏轼文集》卷六七《记阳关第四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声。
皆非是。
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
余在密州,……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曲因以名为《渭城曲》或《阳关曲》。
演唱时末时反复三遍,称为阳关四声。
此曲成为历代送行饯别的传统音乐。
刘郎未老。
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见如今劝酒人。
刘晨没有变老。
再次来到仙境,实是万幸万幸。
只怕你在仙乡因循不离开,再也不能见到这次宴会上向你敬酒的人。
仙乡:原指刘晨、阮肇天台山仙境,这里借喻官场。
只恐二句:独怕朝廷因循拖时间,如刘、阮回来后已是两百年了,见不到他入山之前所认识的人了。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91-1093页 2、 (宋)苏轼著;
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483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11785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