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文翻注译赏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
西湖任何时候都是美景。
驱车去追寻。
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
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162-163 2、 曹植《公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zhī)。
飞盖相追:化用曹植《公讌》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盖:车篷;
飞盖指奔驰的马车。
玉卮:玉做的杯子。
卮:饮酒的圆形器皿。
谁知闲凭阑(lán)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lù)飞。
阑干:“阑干”最早指一种竹子木头或者其他东西编织的一种遮挡物。
后来就引申为纵横交错的样子,这里指水气交错的样子。
晖:阳光。
沧洲:水边的陆地。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162-163 2、 曹植《公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zhī)。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
西湖任何时候都是美景。
驱车去追寻。
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飞盖相追:化用曹植《公讌》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盖:车篷;
飞盖指奔驰的马车。
玉卮:玉做的杯子。
卮:饮酒的圆形器皿。
谁知闲凭阑(lán)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lù)飞。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
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阑干:“阑干”最早指一种竹子木头或者其他东西编织的一种遮挡物。
后来就引申为纵横交错的样子,这里指水气交错的样子。
晖:阳光。
沧洲:水边的陆地。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162-163 2、 曹植《公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
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
作为西湖的老熟客,作者就在该篇用审美的语言把西湖的好处给介绍出来。
该词上片是说,西湖的第一点好处,是在于“佳景无时”——一年四季风景皆佳,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各有各的妙处;
一天之中,无论晓景、午景、黄昏之景,也都各具特色。
正因为如此,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有车马载着游客翩翩而至。
人们往往在花间饮酒,用醉眼观景,直至尽兴方归。
在下片中,作者则告诉人们,虽然西湖“佳景无时”,但好中选好,最妙的还是黄昏之景。
闲倚栏杆向西天远眺,单间芳草斜阳,一片瑰丽;
水远烟微,引人遐想;
而最让人感到惬意的是,水边草地上,高洁潇洒的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该词末两句营造出了耐人寻味的意境。
欧阳修晚年定居颍州,目的就是在这里度过他的桑榆晚景,他对西湖黄昏之景情有独钟,这是符合一个垂暮老人的心理常态的。
作者写西湖美景 ,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
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162-16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1829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