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

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无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又怎么能就这样无功而回呢?

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

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 .柳永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519-520 . 2、 薛瑞生 .柳永词选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35-36 .

薄衾(qīn)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gēng),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薄衾:薄薄的被子。

小枕:稍稍就枕。

乍觉:突然觉得。

展转:同“辗转”,翻来覆去数寒更:因睡不着而数着寒夜的更点。

古时自黄昏至拂晓,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时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

每更又分为五点,更则击鼓,点则击锣,用以报时。

也拟待、却回征辔(pèi);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nèn)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拟待:打算。

征辔:远行之马的缰绳,代指远行的马。

争奈:怎奈。

行计:出行的打算。

只恁:只是这样。

厌厌: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 .柳永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519-520 . 2、 薛瑞生 .柳永词选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35-36 .

薄衾(qīn)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gēng),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

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薄衾:薄薄的被子。

小枕:稍稍就枕。

乍觉:突然觉得。

展转:同“辗转”,翻来覆去数寒更:因睡不着而数着寒夜的更点。

古时自黄昏至拂晓,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时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

每更又分为五点,更则击鼓,点则击锣,用以报时。

也拟待、却回征辔(pèi);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nèn)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无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又怎么能就这样无功而回呢?

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

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

拟待:打算。

征辔:远行之马的缰绳,代指远行的马。

争奈:怎奈。

行计:出行的打算。

只恁:只是这样。

厌厌: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 .柳永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519-520 . 2、 薛瑞生 .柳永词选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35-36 .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

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

“薄衾”,是由于天气虽凉却还没有冷;

从“小枕”看,词中人此时还拥衾独卧,于是“乍觉别离滋味”。

“乍觉”,是初觉,刚觉,由于被某种事物触动,一下引起了感情的波澜。

接下来作者将“别离滋味”作了具体的描述:“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空床展转,夜不能寐;

希望睡去,是由于梦中也许还可以解愁。

默默地计算着更次,可是仍不能入睡,起床后,又躺下来。

  区区数笔把相思者床头展转腾挪,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了。

“毕竟不成眠”,是对前两句含意的补充。

“毕竟”两字有终于、到底、无论如何等意思。

接着“一夜长如岁”一句巧妙地化用了《诗径·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句意,但语句更为凝炼,感情更为深沉。

这几句把“别离滋味”如话家常一样摊现开来,质朴无华的词句里,蕴含着炽烈的生活热情。

  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

“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道,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

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

“也拟待”,这是万般无奈后的心理活动。

可是,“又争奈、已成行计”意思是说,已经踏上征程,又怎么能再返回原地呢?

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仍只好“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

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包含着多么沉挚的感情: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看来事情只能如此,也只应如此,虽如此,却仍不能相见,那么必然是“负你千行泪”了。

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这首词“细密而妥溜”(刘熙载《艺概》),纯用口语,流畅自然,委婉曲折地表达抒情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 .柳永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519-520 . 2、 曾大兴 .柳永和他的词 .广州市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 :314 . 3、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市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8月第1版 :370-371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043551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