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昨夜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

睡前独自饮酒,一直到初更时分才醉醺醺地归来。

刚过中夜,又被惊醒,是为什么事呢?

寒冷的天气,微风细细,吹动花格窗子,灯火摇曳不定。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

心中无限情绪,情人却在万里之遥。

这良辰美景,空有相思的情意,却没有相见的办法。

参考资料: 1、 《读点经典》编委会.婉约词圣柳永·李清照名词名句: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31-34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恁:如此,这样。

和衣睡: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觉。

足见寂寞无聊之极。

疏窗:雕有花格的窗子。

宋·黄裳《渔家傲》:“衣未剪,疏窗空引相思怨。

”摇曳:来回晃荡的样子。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展转:即“辗转”。

云雨:指男女欢合,出自宋玉《高唐赋》。

攲(yi)枕:斜倚枕头。

攲,依靠。

咫尺千里:比喻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好像是远在千里之外一样。

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参考资料: 1、 《读点经典》编委会.婉约词圣柳永·李清照名词名句: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31-34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昨夜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

睡前独自饮酒,一直到初更时分才醉醺醺地归来。

刚过中夜,又被惊醒,是为什么事呢?

寒冷的天气,微风细细,吹动花格窗子,灯火摇曳不定。

恁:如此,这样。

和衣睡: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觉。

足见寂寞无聊之极。

疏窗:雕有花格的窗子。

宋·黄裳《渔家傲》:“衣未剪,疏窗空引相思怨。

”摇曳:来回晃荡的样子。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

心中无限情绪,情人却在万里之遥。

这良辰美景,空有相思的情意,却没有相见的办法。

展转:即“辗转”。

云雨:指男女欢合,出自宋玉《高唐赋》。

攲(yi)枕:斜倚枕头。

攲,依靠。

咫尺千里:比喻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好像是远在千里之外一样。

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参考资料: 1、 《读点经典》编委会.婉约词圣柳永·李清照名词名句: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31-34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本词通过描写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词人的离愁和他对情人的相思。

  上片写孤眠惊梦的情事,语极浑成,造境凄清。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开头二句从“今宵”联系到“昨宵”,说前一个夜里是这样和衣而睡,当天夜里又这样和衣而睡。

连写两夜,而景况如一,从羁旅生活中选择“和衣睡”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写尽了游子苦辛和孤眠滋味。

两句纯用口语,几乎逐字重复,于次句着一“又”字,传达出一种因生活单调腻味而极不耐烦的情绪。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三句倒插,写入睡之前,先喝过一阵闷酒。

“小饮”,可见未尽兴,因为客中独酌毫无意趣可言。

但一饮饮到“初更过”,又可见有许多愁闷待酒消遣,独饮虽无意兴,仍是醉醺醺归来。

“醺醺醉”三字,既承上说明了何以和衣而睡的原因,又为下面写追寻梦境伏笔。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用设问的语气,便加强了表情作用,使读者感到梦醒人的满腔幽怨。

“霜天冷,风细细”是其肤觉感受;

“闪闪灯摇曳”则是其视觉感受。

  过片撇开景语,继惊梦写孤眠寂寞的心情。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主人公此时展转反侧不能成眠,想要重温旧梦,而不复可得。

“重追想”三字对上片所略过的情事作了补充,原来醉归后短暂的一觉中,他曾做上一个好梦,与情人同衾共枕、备极欢洽。

此处作者用反衬手法,梦越好,越显得梦醒后的可悲。

相思情切与好梦难继成了尖锐的矛盾。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紧接两个对句就极写这种复杂的心绪,每一句中又有强烈对比:“寸心”对“万绪”写出其感情负荷之沉重难堪:“咫尺”对“千里”则表现出梦见而醒失之的无限惆怅。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此处一气蝉联,谓彼此天各一方,空怀相思之情而无计相就,辜负如此良宵。

所谓“好景良天”,也就是“良辰美景虚设”之省言。

“彼此”二字读断,更能产生“人成各,今非昨”的意味。

全词至此,由写一已的相思而牵连到对方同样难堪的处境,意蕴便更深入一层。

“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两句意思对照,但只更换首尾二字,且于尾字用韵。

由于数字相同,则更换的字特别是作韵脚的末一字大为突出,“有意”、“无计”的内心矛盾由此得到强调。

结尾巧用重复修辞的手法,前后照应,层次丰富,而意境浑然,颇耐人寻味。

  全词通篇从睡前、睡梦、醒后几方面描述,有倒插、有伏笔、有补笔,前后照应;

从一已相思写起,以彼此相思作结,飞扬灵动,层次清晰,清新质朴,凝炼生动。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页 2、 桃花潭水著.柳永 情到真时自为词:哈尔滨出版社,2012.04:第82页 3、 王孝付著.白衣卿相 柳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12,:第95页 4、 曾大兴著.柳永和他的词: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03:第80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047539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