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三 文赏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这是一首咏柳之词,是一种咏物的小令。
词如一幅春柳图,春柳如画,画柳传神,画中寄情,令人遐想。
此词与作者另一首咏柳词《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相比,柳所在地不同,内容亦有异,但艺术风格则相同:婉约、含蓄、绚丽。
此词咏西湖之柳。
暗寄对古代名妓生活的欣赏之情。
头二句描写苏小小门前的柳树丽姿。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苏小小家门前柳树很多,柳枝千条万条垂挂在西湖边,细长金色的柳丝轻抚着平桥。
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
毵毵,形容柳条细长。
金线,指初吐芽的柳丝。
将春柳与钱塘名妓联系在一起,使词中的春柳具有西湖之柳特色。
春柳与美人相映,春柳自然更美。
后二句写日暮时苏小小门内的柳树。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黄莺不语,指日暮之时。
陆游《晚行湖上》:“高林日暮无莺语,深巷人归有犬随。
”即其例。
傍晚时候,春风吹来,苏小小家朱红大门已紧紧地关上,只有春风伴随着柳枝。
末句“舞腰”实为双关,既指如腰之柳,同时亦暗指细腰美人,读者自可联想到其人。
黄莺休息,朱门紧闭,只有春风无声地吹动柳枝,环境十分安静。
作者对古代名妓艳情的欣赏,自在其中。
这种情调是属于作者所属阶级的趣味的。
这首《杨柳枝》在艺术上很有可取之处。
咏物与写人和谐地结合,组成景与人统一的意境。
“深闭朱门伴舞腰”,在写柳之可爱以后,结合写了古代的女性,既丰富了咏物的内容,又创造了不同的意境。
作者只客观地咏物写人,而读者从中自可领略所咏之物的形象,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这两首词的咏物和表达情意,作者用了暗示、联想等手法来实现的。
二、四句均在咏柳,描写柳,但并未点出柳字,而分别用了借代、比喻等修辞方法暗写柳。
深闭朱门,东风伴柳,使人产生联想。
这种手法既是造成这首词婉约含蓄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增加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作者在这首词中选用词语注意色泽的巧妙搭配,如朱门、金线、黄莺,包含了红黄二色。
这些词语色彩绚丽,搭配自然,也是温词的特色之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074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