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曲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的人喜欢向谁家投宿?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搜韵网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lì)枝熟。

锦江:在四川省,流经成都。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万里桥:桥名,在成都城南。

爱向:爱戴归向。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搜韵网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lì)枝熟。

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锦江:在四川省,流经成都。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的人喜欢向谁家投宿?

万里桥:桥名,在成都城南。

爱向:爱戴归向。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搜韵网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这是张籍游成都时写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写成都市郊的风物人情和市井繁华景况,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因为这诗不拘平仄,所以用标乐府体的“曲”字示之。

  锦江,以江水清澄、濯锦鲜明而著称。

它流经成都南郊,江南为郊野,江北为市区,江中有商船。

地兼繁华、幽美之胜。

诗的前两句展现诗人顺锦江西望时的美景。

新雨初霁,在绿水烟波的背景下,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

那如画的景色十分诱人。

这两句写眼前景,景中含情,韵味深长,如跳动的音符,悠扬的旋律,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上面写郊野景色,后两句则是由于“桥”和“酒家”的跳入眼帘,逗引起人们对市井繁华情况的想象。

桥下水入岷江流至宜宾,与金沙江合为长江,东流直达南京,唐时商贾往来,船只很多。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唐时酒家多留宿客人。

读了这两句,使人由“万里桥”而想到远商近贾,商业兴盛,水陆繁忙;

由“多酒家”想到游人往来,生意兴隆。

最后说:游人呀,你究竟选择那一酒家留宿更称心如意呢?

从这问人和自问的语气里,使人想到处处招待热情、家家朴实诚恳的风土人情和店店别具风味、各有诱人“闻香下马”的好酒。

处处酒家好,反而不知留宿何处更好了。

  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

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说诗晬语》)张籍此诗,句句含景,景景有情,特别是后二句,近似口语,却意味深远,读后感到精警而又自然。

诗人既善于抓住富于特征的一般景物,又善于抓住思绪中最闪光的一瞬间——“游人爱向谁家宿?

”这样就能使一篇之朴,养一句之神;

一句之灵,回一篇之运。

这就是张籍“看似寻常最奇崛”之风格所在,也是诗作具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198684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