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三首·其一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泛:弹,犹流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拂:掠过。

金河:秋天的银河。

古代五行说以秋为金。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泛:弹,犹流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拂:掠过。

金河:秋天的银河。

古代五行说以秋为金。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

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

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

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

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

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

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302771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