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小径红稀 文翻注译赏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 通:濛)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 通:濛)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
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
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26 2、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4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85
小径(jìng)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 通:濛)红稀:花儿稀少、凋谢。
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
红:指花。
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
阴阴见:暗暗显露。
阴阴:隐隐约约。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细雨。
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yīng),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26 2、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4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85
小径(jìng)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 通:濛)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
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红稀:花儿稀少、凋谢。
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
红:指花。
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
阴阴见:暗暗显露。
阴阴:隐隐约约。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细雨。
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yīng),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
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26 2、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4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85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 通:濛)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
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
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
“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
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
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
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
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
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
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
“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
“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
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
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
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
“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
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
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
贺铸《薄幸》词“人间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也正是此意。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34-435 2、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2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862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