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作者: 晏殊 朝代: 宋代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春天的风,带着一丝微微的暖意,吹皱一池碧水,至今记忆犹新,与那玉真仙女头一次见面。

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

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玉砌的钩兰之下,花丛台阶之畔,醉酒之后,全然不觉夕阳西下,天色近晚。

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真:仙女的名字。

这里只晏殊家里的歌妓名。

重(chóng虫)头;

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如《木兰花》便是。

铮琮(chēngcōng称从);

玉器撞击之声,形容乐曲声韵铿锵悦耳;

琮:玉声,比喻玉真嗓音脆美如玉声。

入破;

唐宋大曲一个音乐段落的名称(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

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

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

),这里形节奏开始加快。

红乱旋:大曲在中序时多为慢拍,入破后节奏转为急促,舞者的脚步此时亦随之加快,故云。

红旋,旋转飞舞的红裙。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香阶:飘满落花的石阶。

共我赏花人:自己和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同伴。

点检:检查,细数。

“点检”句:言自己如今年纪已老,当年歌舞场上的同伴大都已经不在人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春天的风,带着一丝微微的暖意,吹皱一池碧水,至今记忆犹新,与那玉真仙女头一次见面。

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

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

玉真:仙女的名字。

这里只晏殊家里的歌妓名。

重(chóng虫)头;

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如《木兰花》便是。

铮琮(chēngcōng称从);

玉器撞击之声,形容乐曲声韵铿锵悦耳;

琮:玉声,比喻玉真嗓音脆美如玉声。

入破;

唐宋大曲一个音乐段落的名称(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

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

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

),这里形节奏开始加快。

红乱旋:大曲在中序时多为慢拍,入破后节奏转为急促,舞者的脚步此时亦随之加快,故云。

红旋,旋转飞舞的红裙。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玉砌的钩兰之下,花丛台阶之畔,醉酒之后,全然不觉夕阳西下,天色近晚。

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

香阶:飘满落花的石阶。

共我赏花人:自己和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同伴。

点检:检查,细数。

“点检”句:言自己如今年纪已老,当年歌舞场上的同伴大都已经不在人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863384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