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红满地 一作:经前地 斜迳 一作:斜径)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在河桥旁的亭中送别情人,久久惜别,深夜里弥漫着凉意,竟不知到了什么时分。

残月曳着余辉远远地向西斜坠,铜盘中的蜡烛也即将燃尽,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衣襟。

临别前短暂的相聚即将散离了,探头听听随风传来的渡口鼓声,看看树梢上空参旗星的光影,已是到了黎明时分。

那花骢马仿佛会解人意,纵使我扬鞭催赶,它也只是自顾慢慢缓行。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红满地 一作:经前地 斜迳 一作:斜径)  送别情人,我满怀离愁孤零零地踏上了归途,渐渐听不到渡口上那嘈杂的人声。

原野上空旷清寂,归途竟是那么遥远寂静。

我没想到再次来到当初与她分别的地方时,不仅未见她的一点遗迹,连偏斜的小路也都难辨迷离。

低照的斜阳映照着兔葵、燕麦长长的影子仿佛与人相齐,我在那曾与她相偎过的草丛边徘徊往复,以酒浇地,欷不止,放眼西方,空自断魂。

参考资料: 1、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 宋词三百首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9.7 : 第127-128页 .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 :第120-121页 .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凉夜何其:意指夜深尚未天明。

凉也作“良”。

离会:离别前的饯行聚会。

树杪(miǎo)参(cēn)旗:树杪,树梢。

参旗,星辰名,初秋时于黎明前出现。

树杪参旗,指树梢上的夜空中散布着点点繁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红满地 一作:经前地 斜迳 一作:斜径)  兔葵燕麦:野葵和野麦。

班草:布草而坐。

欷歔(xū):叹息声。

酹(lèi)酒:以酒洒地面祭。

参考资料: 1、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 宋词三百首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9.7 : 第127-128页 .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 :第120-121页 .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在河桥旁的亭中送别情人,久久惜别,深夜里弥漫着凉意,竟不知到了什么时分。

残月曳着余辉远远地向西斜坠,铜盘中的蜡烛也即将燃尽,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衣襟。

临别前短暂的相聚即将散离了,探头听听随风传来的渡口鼓声,看看树梢上空参旗星的光影,已是到了黎明时分。

那花骢马仿佛会解人意,纵使我扬鞭催赶,它也只是自顾慢慢缓行。

凉夜何其:意指夜深尚未天明。

凉也作“良”。

离会:离别前的饯行聚会。

树杪(miǎo)参(cēn)旗:树杪,树梢。

参旗,星辰名,初秋时于黎明前出现。

树杪参旗,指树梢上的夜空中散布着点点繁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红满地 一作:经前地 斜迳 一作:斜径)  送别情人,我满怀离愁孤零零地踏上了归途,渐渐听不到渡口上那嘈杂的人声。

原野上空旷清寂,归途竟是那么遥远寂静。

我没想到再次来到当初与她分别的地方时,不仅未见她的一点遗迹,连偏斜的小路也都难辨迷离。

低照的斜阳映照着兔葵、燕麦长长的影子仿佛与人相齐,我在那曾与她相偎过的草丛边徘徊往复,以酒浇地,欷不止,放眼西方,空自断魂。

兔葵燕麦:野葵和野麦。

班草:布草而坐。

欷歔(xū):叹息声。

酹(lèi)酒:以酒洒地面祭。

参考资料: 1、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 宋词三百首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9.7 : 第127-128页 .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 :第120-121页 .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红满地 一作:经前地 斜迳 一作:斜径)   这首词调,创自清真。

写离别情景,故能随意驰骋,而又与音调协合,具声乐美。

  词上片写送别,下片写别后之思。

词中运用陪衬、反衬、熔情入景、化用前人诗文之语等多种手法,细腻曲折地写出了送别怀人的悲凄与深情。

全词所表现的惜别、怀旧之情,显得极为蕴藉,只于写景、叙事、托物上见之,而不直接流露。

  起两句“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

”写送别的地点、时间。

时间是夜里,夜是美丽的,又是温馨可念的,故曰“良”;

联系后文,地点是靠近河桥的一个旅店或驿站;

用《诗。

小雅。

庭燎》的“夜如何其”问夜到什么时分了,带出后文。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夜是露凉有月的秋夜。

但送别情人;

依依不舍,故要问“夜何其”,希望这个临别温存的夜晚还未央、未艾。

可是这时候,室内铜盘上已是蜡尽烛残,室外斜月余光已渐收坠,霏霏的凉露浓到会沾人衣,居然是“夜向晨”了,即是良夜苦短、天将向晓的时候。

这三句以写景回答上文;

又从景物描写上衬托临别时人心的凄恻和留恋。

“斜、堕、余、凉”,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烛泪”更是不堪。

周邦彦词喜运化唐诗。

“烛泪”句即运化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无题》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收束前面描写,再伸展一层,说临别前的聚会,也到了要“散离”的时候,那就得探看树梢上星旗的光影,谛听渡口风中传来的鼓声,才不致误了行人出发的时刻。

    “参旗”,星名,它初秋黎明前出现于天东,更透露了夜的季节性。

鼓,可能指渡头的更鼓,也可能指开船鼓声,古代开船有击鼓为号的。

观察外面动静,是为了多留些时,延迟“散离”,到了非走不可的时候才走,从行动中更细腻的写出临别时的又留恋、又提心吊胆的心情。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写到出发。

大约从旅舍到开船的渡口,还有一段路,故送行者,又骑马送了一段。

从骑马,见出送行者是男性;

从下文“遗钿”,见出行者是女性。

这段短途送行,作者还是不忍即时与情人分别,希望马走得慢点,时间挨得久点。

词不直说自己心情,却说马儿也理解人意,纵使人要挥鞭赶它,它也不忍快走,这里用拟人手法,将离情别绪层曲婉转的道出。

    过片“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三句接写送别后归途。

情人一去,作者孤独地带着离愁而归,故顿觉野外寂寞清旷,归途遥行,对同一空间的前后不同感觉,也是细腻地反映送别的复杂心情。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这三句是一个大的转折,转得无痕,使人几乎难以辨认。

读了这几句,才了解上面所写的,全是对过去的回忆,从这里起才是当前之事,这样,才使人感到周词结构上的细微用心,时空转换上的大胆处理,感到这里真能使上片“尽化云烟”。

《海绡说词》说“河桥”句是“逆入”,“前地”句是“平出”,“逆”即逆叙以往,“平”即平叙当前。

这里的第一句领起后文。

直贯到全词结尾;

第二句情人去后,不见遗物,更无余香余泽可求;

第三句写旧时路径,已迷离难认,“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

”送别是晚上和天晓时候;

重游则傍晚,黄昏中的斜阳,照着高与人齐的兔葵、燕麦的影子。

这两句描绘“斜径都迷”之景,有意点出不同期间;

又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有”的典故,表示事物变迁之大。

感慨人去物非的细腻心情,完全寄寓于景,不直接流露,故《艺蘅馆词选》载梁启超评这两句词说:“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可称送别词中双绝,皆熔情入景也。

”下面三句:“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说过去列坐的草地上,徘徊酹酒,向着情人远去的西边方向,望极天边,而欷歔叹息,不能自已。

“欷歔”二字,直接摹态抒情。

  这首词写情细腻、沉着,语句起伏顿挫,结构上层层伸展,时空变幻灵动飞扬,过渡自然,风格上哀怨而浑雅,堪称送别怀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956604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