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大石春景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繁华的长街上,还能见到将谢的梅花挂在枝头,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长满一树。

街巷里青楼寂无人声,只有那忙着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我沮丧地凝神伫立,寻思那位玲珑娇小的旧情人。

那日清晨初见时,她恰好倚门观望。

她前额头上抹着淡淡的宫黄,扬起彩袖来遮挡晨风,嘴里发出银铃般的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如今我故地重游,访问她原来的邻里和同时歌舞的姐妹,只有从前的秋娘,她的声价依然如故。

我如今再吟词作赋,还清楚地记得她对我的爱慕。

可惜伊人不见,还有谁伴我在花园纵情畅饮,到城东漫步?

欢情旧事都已随着天边飞逝的孤雁远去。

满怀兴致回来有意探春,却尽是离情别绪、感人伤怀。

官道旁的柳树低垂着金黄色的枝条,仿佛在为我叹惜。

我骑马归来时天色已晚,秋雨绵绵,纤纤雨丝打湿了衣襟,落满了池塘。

那令人伤怀断肠的院落啊,风吹柳絮,满院狼藉,那门帘上也落满了随风飘飞的柳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章台路:章台,台名。

秦昭王曾于咸阳造章台,台前有街,故称章台街或章台路,其地繁华,妓馆林立,后人因以章台代指妓女聚居之地。

试花:形容刚开花。

愔愔:幽静的样子。

坊陌:一作坊曲,意与章台路相近。

定巢燕子:语出杜甫《堂成》诗:“暂子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又寇准《点绛唇》词云:“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乍窥门户:宋人称妓院为门户人家,此有倚门卖笑之意。

浅约宫黄:又称约黄,古代妇女涂黄色脂粉于额上作妆饰,故称额黄。

宫中所用者为最上,故称宫黄。

梁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庾信《舞媚娘》:“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约,指涂抹时约束使之像月之意。

故浅约宫黄即轻涂宫黄,细细按抹之意。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前度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又有《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曰:“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

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

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

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惟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时大和二年三月。

”诗云:“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处词人以刘郎自比。

旧家秋娘:这里泛指歌伎舞女。

元稹、白居易、杜牧诗中屡有言及谢秋娘和杜秋娘者,盖谢、杜云云别其姓氏,秋娘则衍为歌妓的代称。

《燕台》句:指唐李商隐《燕台四首》。

李曾作《燕台》诗四首,分题春夏秋冬,为洛阳歌妓柳枝所叹赏,手断衣带,托人致意,约李商隐偕归,后因事未果。

不久,柳枝为东诸侯娶去。

李商隐又有《柳枝五首》(并序)以纪其事。

又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云:“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此处用典,暗示昔日情人已归他人。

露饮: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风禅露饮”,此借用字面,指露天而饮,极言其欢纵。

东城闲步:用杜牧与旧爱张好好事。

杜牧《张好好诗》序云:“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

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沉着作述师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事与孤鸿去: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官柳低金缕:柳丝低拂之意。

官柳,指官府在官道上所植杨柳。

金缕,喻指柳条。

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诗:“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牛峤《杨柳枝》词:“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繁华的长街上,还能见到将谢的梅花挂在枝头,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长满一树。

街巷里青楼寂无人声,只有那忙着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旧处。

章台路:章台,台名。

秦昭王曾于咸阳造章台,台前有街,故称章台街或章台路,其地繁华,妓馆林立,后人因以章台代指妓女聚居之地。

试花:形容刚开花。

愔愔:幽静的样子。

坊陌:一作坊曲,意与章台路相近。

定巢燕子:语出杜甫《堂成》诗:“暂子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又寇准《点绛唇》词云:“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我沮丧地凝神伫立,寻思那位玲珑娇小的旧情人。

那日清晨初见时,她恰好倚门观望。

她前额头上抹着淡淡的宫黄,扬起彩袖来遮挡晨风,嘴里发出银铃般的笑语。

乍窥门户:宋人称妓院为门户人家,此有倚门卖笑之意。

浅约宫黄:又称约黄,古代妇女涂黄色脂粉于额上作妆饰,故称额黄。

宫中所用者为最上,故称宫黄。

梁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庾信《舞媚娘》:“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约,指涂抹时约束使之像月之意。

故浅约宫黄即轻涂宫黄,细细按抹之意。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如今我故地重游,访问她原来的邻里和同时歌舞的姐妹,只有从前的秋娘,她的声价依然如故。

我如今再吟词作赋,还清楚地记得她对我的爱慕。

可惜伊人不见,还有谁伴我在花园纵情畅饮,到城东漫步?

欢情旧事都已随着天边飞逝的孤雁远去。

满怀兴致回来有意探春,却尽是离情别绪、感人伤怀。

官道旁的柳树低垂着金黄色的枝条,仿佛在为我叹惜。

我骑马归来时天色已晚,秋雨绵绵,纤纤雨丝打湿了衣襟,落满了池塘。

那令人伤怀断肠的院落啊,风吹柳絮,满院狼藉,那门帘上也落满了随风飘飞的柳絮。

前度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又有《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曰:“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

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

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

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惟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时大和二年三月。

”诗云:“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处词人以刘郎自比。

旧家秋娘:这里泛指歌伎舞女。

元稹、白居易、杜牧诗中屡有言及谢秋娘和杜秋娘者,盖谢、杜云云别其姓氏,秋娘则衍为歌妓的代称。

《燕台》句:指唐李商隐《燕台四首》。

李曾作《燕台》诗四首,分题春夏秋冬,为洛阳歌妓柳枝所叹赏,手断衣带,托人致意,约李商隐偕归,后因事未果。

不久,柳枝为东诸侯娶去。

李商隐又有《柳枝五首》(并序)以纪其事。

又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云:“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此处用典,暗示昔日情人已归他人。

露饮: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风禅露饮”,此借用字面,指露天而饮,极言其欢纵。

东城闲步:用杜牧与旧爱张好好事。

杜牧《张好好诗》序云:“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

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沉着作述师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事与孤鸿去: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官柳低金缕:柳丝低拂之意。

官柳,指官府在官道上所植杨柳。

金缕,喻指柳条。

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诗:“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牛峤《杨柳枝》词:“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958697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