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怀古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此地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

江深流急,刘备又在此筑过坚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天寒而时日渐短,风起则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刘备孙权的君臣们都潇洒磊落,互相契合,终于战功显赫,飞黄腾达,天下闻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我系船在这前面的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发出思古之幽情。

参考资料: 1、 荆州地委宣传部.历代诗人咏荆州:荆州地委宣传部,1982:89-90 2、 陈元生,高金波.历代长江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8:295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吕蒙营:东吴大将军吕蒙曾驻军公安一带,与蜀军对峙。

吴大帝封吕蒙为孱陵候,吕蒙营即蒙所屯兵处,在公安县北二十五里。

刘备城:三国蜀先主刘备曾为汉左将军荆州牧,镇油江口(故址在公安县西),即居此城,时人号为“左公”,故名其城为公安。

这两句是:诗人到一马平川、江深水阔的公安县,回忆律枣,臆叹不已。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与云平:风浪高与云齐。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洒落:不受拘束。

这句说刘备待关羽、张飞谊同兄弟,得孔明欢如鱼水,君臣契合,臣在君前不感到拘束。

飞腾战伐名:说吕蒙是当时声播四方的良将。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维舟:系舟。

是说在江边系舟嘹望,即景生情,忆古抚今,只有含情长叹。

参考资料: 1、 荆州地委宣传部.历代诗人咏荆州:荆州地委宣传部,1982:89-90 2、 陈元生,高金波.历代长江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8:295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此地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

江深流急,刘备又在此筑过坚城。

吕蒙营:东吴大将军吕蒙曾驻军公安一带,与蜀军对峙。

吴大帝封吕蒙为孱陵候,吕蒙营即蒙所屯兵处,在公安县北二十五里。

刘备城:三国蜀先主刘备曾为汉左将军荆州牧,镇油江口(故址在公安县西),即居此城,时人号为“左公”,故名其城为公安。

这两句是:诗人到一马平川、江深水阔的公安县,回忆律枣,臆叹不已。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天寒而时日渐短,风起则浪与云平。

与云平:风浪高与云齐。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刘备孙权的君臣们都潇洒磊落,互相契合,终于战功显赫,飞黄腾达,天下闻名。

洒落:不受拘束。

这句说刘备待关羽、张飞谊同兄弟,得孔明欢如鱼水,君臣契合,臣在君前不感到拘束。

飞腾战伐名:说吕蒙是当时声播四方的良将。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我系船在这前面的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发出思古之幽情。

维舟:系舟。

是说在江边系舟嘹望,即景生情,忆古抚今,只有含情长叹。

参考资料: 1、 荆州地委宣传部.历代诗人咏荆州:荆州地委宣传部,1982:89-90 2、 陈元生,高金波.历代长江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8:295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诗为怀古而作,所以首先提出与公安县有历史关系的两个古人——吕蒙和刘备。

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合破曹操。

战争结束,“周瑜为南郡(汉置,郡治江陵,吴移治公安)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

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

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满刺州数郡。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刘备“借剃州”不还,孙权便要用武力夺取,任其事者为吕蒙。

吕蒙趁蜀将关羽伐魏之机,奇袭南郡。

事后,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也治公安。

这是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早就过去了。

如今只剩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营已不在,只有遗址,所以说是“野旷”;

城在江边,所以说是“江深”。

这是首联,是写“古”。

  下面接着写景:“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这副颔联,上句写时,下句写地。

这时正是冬天,夜长昼短,才见旭日东升,忽又夕阳西下,好象有人催着似的。

“催”字用得好,极见作者炼字功夫。

诗人这时正坐在江边的小船上,面对风急天高、波涛汹涌的景色,不禁感慨系之。

“与云平”,极言浪高。

杜诗《秋兴八首》之一有句云:“江间波浪兼天涌”。

清人钱谦益笺注:“江间汹涌,则上接风云。

”这也可以作为“波浪与云平”的注脚。

颈联“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是承首联的:上句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下句指吕蒙擒关羽的战功。

首联说的是“古”,此联说的是“怀”,说古处接“景”(寒天、风浪),说怀处接“情”:所以尾联写出了“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两句。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中的情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是“思古之幽情”。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非同等闲。

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决策。

刘备临终时,托诸葛亮以后事。

其次是“讽今之隐情”。

唐代的李光弼、郭子仪就是像吕蒙那样的名将,可惜他们不遇明主。

唐代宗宠信鱼朝恩、程元振,李、郭同受其害。

所以他们虽然都有“飞腾战伐”之名,仍然不能取得全国安定团结的局面,这是诗人引以为恨的。

由吊古伤今而托古讽今,这首诗的弦外之音是可以想见的。

参考资料: 1、 长江日报编辑部.楚天诗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09:87-89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19937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