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马 文翻注译赏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
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长久地骑着你,冒着天寒,朝向关塞前进。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
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
毛骨岂殊众?
驯良犹至今。
你的毛骨与众哪有不同?
但能驯良地伴随我直到如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虽是微小的生物,蕴藏的情意决不可浅论。
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参考资料: 1、 邓魁英 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4-155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7-128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尔:代指马。
关塞:边关;
边塞。
深:远、险。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老尽力: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
语出《韩诗外传》卷八。
毛骨岂殊众?
驯良犹至今。
毛骨:毛发与骨骼。
岂:难道。
殊众:不同于众。
杜甫《寄常徵君》诗:“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殊:不一样。
驯良:和顺善良;
驯服和善。
三国魏明帝《短歌行》:“执志精专,洁行驯良。
”《淮南子·说林训》:“马先驯而后求良。
”犹至今:言一贯驯良,至今不变。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沉吟:忧思。
参考资料: 1、 邓魁英 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4-155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7-128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长久地骑着你,冒着天寒,朝向关塞前进。
尔:代指马。
关塞:边关;
边塞。
深:远、险。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
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
老尽力: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
语出《韩诗外传》卷八。
毛骨岂殊众?
驯良犹至今。
你的毛骨与众哪有不同?
但能驯良地伴随我直到如今。
毛骨:毛发与骨骼。
岂:难道。
殊众:不同于众。
杜甫《寄常徵君》诗:“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殊:不一样。
驯良:和顺善良;
驯服和善。
三国魏明帝《短歌行》:“执志精专,洁行驯良。
”《淮南子·说林训》:“马先驯而后求良。
”犹至今:言一贯驯良,至今不变。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虽是微小的生物,蕴藏的情意决不可浅论。
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沉吟:忧思。
参考资料: 1、 邓魁英 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4-155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7-128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
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自己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
首联是说自己和这匹马共渡患难相处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颔联是承接首联两句,在句法上一句变作三折,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且病了。
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
在当岁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不能不让人为它伤心。
老尽力,用《韩诗外传》典故。
颈联两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
尾联说: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
“沉吟”二字,写出诗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种人不如马的感叹。
杜甫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同时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朋友并感到它们所给予他的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
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
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
”其所以如此,是和他自己便是一个“废弃之物”的身世密切相关的。
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
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现于字里行间。
清代仇兆鳌注释这首诗,说它反映了杜甫的“爱物之心”,其实并不止于爱物,而是借马以自况。
诗中的“驯良”、“长吟”显然别有寄托,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平、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7-12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21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