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四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鸿:雁类的泛称。

池潢(huang):池塘,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

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

本作三株树。

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矫矫:超然出众的样子。

“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

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

金丸,弹弓的子弹。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美服”句:身着华美的服装应担心别人指责。

患:怕,忧虑。

“高明”句:官位显要会遭到鬼神的厌恶。

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

恶:忌妒,厌恶。

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冥冥:高远的天空。

“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

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

鸿:雁类的泛称。

池潢(huang):池塘,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

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

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

本作三株树。

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矫矫:超然出众的样子。

“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

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

金丸,弹弓的子弹。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美服”句:身着华美的服装应担心别人指责。

患:怕,忧虑。

“高明”句:官位显要会遭到鬼神的厌恶。

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

恶:忌妒,厌恶。

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

冥冥:高远的天空。

“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

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

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

全诗以孤鸿的口气,写出了诗人的政治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怀。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两层。

前四句为第一层,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

前两句很耐人寻味,经历过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的孤鸿,对对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却不敢顾,说明人世(特别是朝廷)的险恶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险恶。

而在这孤鸿“不敢顾”的地方有一双小小的翡翠鸟却竟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营巢,高高在上,气势熏天。

“侧见”有两重意义,一是说明翡翠鸟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令人侧目而视;

二是说纵然翡翠鸟悲气焰嚣张,但孤鸿对之却不屑正视,由此,也就引发出第二层,即第五句以下的六句。

前两句从翡翠鸟骄横情态,想到它们会招致的后果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反问。

翡翠鸟站立在珍木之颠,窃据高位,飞扬跋扈,难道就不怕别人难以容忍吗?

不怕从背后打来的致命的金弹吗?

接着平静地指出了一条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物极必反,地位与权势在官场中愈显赫,也就愈易成为别人猎取的目标,覆灭的日子也就愈近。

正因如此,诗中这只孤独的鸿雁,并不艳慕翠鸟一时的荣耀,也不怨恨自己的一时失意,这就引发了最后两句,孤鸿自己决心高举苍冥,翱翔云中,让那些“弋者”的欲望无法得逞。

这里所暗寓的是诗人不羡慕荣贵,澹泊名利和决意隐退的情怀,同时也进一步衬托出了翠鸟多代表的小人们狭隘、浅薄的品行。

第二层写出了孤鸿的感受。

  在描写中,作者始终注意从对比的角度去表现孤鸿与翠鸟的境况。

孤雁之于翠鸟,一独一双,一大一小,一质朴一华艳,一方来自浩瀚大海,一方守者小小池潢。

然而,小巧的翠鸟却是高高在上,统领要地。

“三珠树”,是神仙世界的珍木,它们“巢居”于上,可谓显贵之至。

与此相反,硕大的鸿雁对双翠鸟只能“侧见”,甚至“不敢顾”那暗指朝廷的“池潢”,可知其处境的低微与险恶,更反衬出了翠鸟们不可一世的气焰。

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594484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