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

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

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

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

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

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

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参考资料: 1、 邓碧清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文天祥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82-184页

试问琵(pí)琶(pá),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què)。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

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

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

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琵琶:乐器名。

汉武帝时乌孙公主远嫁,令马上作乐,以慰道路之思。

风色:风光物色。

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

词中喻指王夫人。

移根仙阙: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

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

仙人:即金铜仙人。

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

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tuó)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jiáo)穿龈血。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ōu)缺。

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

铜驼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

词中指亡国之恨。

嚼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

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

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

天家:帝王家。

金瓯缺:比喻山河破碎。

参考资料: 1、 邓碧清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文天祥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82-184页

试问琵(pí)琶(pá),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què)。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

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

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

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

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

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

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琵琶:乐器名。

汉武帝时乌孙公主远嫁,令马上作乐,以慰道路之思。

风色:风光物色。

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

词中喻指王夫人。

移根仙阙: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

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

仙人:即金铜仙人。

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

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tuó)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jiáo)穿龈血。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ōu)缺。

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

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

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

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

铜驼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

词中指亡国之恨。

嚼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

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

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

天家:帝王家。

金瓯缺:比喻山河破碎。

参考资料: 1、 邓碧清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文天祥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82-184页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上片写宋亡后,王夫人被掠出宋宫,辗转北上,在驿舍听到夜雨淋铃,愁恨无法消解。

词人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

起首“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两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

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写回首往事已成云烟,瞩目未来更添伤悲,情愿做一个男子汉慷慨殉国,决不愿像宋恭帝、全太后那样对敌人俯首称臣。

词人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

“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

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这种情境是词人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

”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

“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词人的悲感。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点明词人缘何代王清惠作这首词的缘由。

词人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是词人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全词一气贯注,词人集中笔力抒写亡国之痛,在这基础上慷慨明志。

上片运用各种典故描述离阙北上的痛苦。

过片复申亡国之祸的惨烈。

接着以将士的血战报国砥砺自己的志节,复以遥想故宫加深故国之思,瞻念前景而悲不自胜。

最后表明誓死守节之志,有穿云裂石之概。

全词层层递进,字字泣血,题旨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实现,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观止》编委会编.唐宋词观止 下:学林出版社,2015.11:第87-88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748421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