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牡丹 文翻赏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过你。
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
(现在)与芍药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昔日你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伴。
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参考资料: 1、 李晓丽编著.国人必读宋词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第317页 2、 杜茂功选注;
王文超总编;
王德俊副总编,.九都洛阳历史文化丛书 九都诗韵: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10:第346页 3、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304页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大多数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
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词人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写牡丹的身世。
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的名贵品种,这里单举姚黄,是以姚黄代名贵牡丹花种。
“独步”二字,准确、简洁地说出这些牡丹的美丽和名贵。
三、四句转写目前。
芍药、琼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虽经战火摧残,但仍近朝廷,常为词人咏歌。
而牡丹命运独苦,沦落于敌人的铁蹄下,犹如昭君,成为朝廷孱弱的的牺牲品。
这是对牡丹的同情,也是对朝廷当政者的怨愤。
下片“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描绘了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同时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处境。
盛世繁华时姚黄魏紫,倾国倾城;
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的命运了。
词人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也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得到充分的表现。
文字极为精炼,含义极为丰富。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怕人说中州的惨境,并非怯懦,而是更翻进一层,说明爱中州之深,言明光复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说明未能渡江驱敌的愤恨心情。
在堂堂男子汉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南宋末年,词人那种不平静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
结句“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愁不堪忍。
而词人采用曲折写法,不仅能表现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读者进入境界,仿佛与牡丹相对,见其愁态,而不能无动于衷。
全词构思精妙,对比鲜明,感情深沉,达意委婉。
虽是一首小词,却做到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并且结构严谨,层层相扣。
借咏牡丹而生发出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来,是与词人的一腔爱国热情紧紧相连的。
感时伤世,寄情于花,充分表现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时刻关注。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6页 2、 金志奎著.宋词名家名作三百首诠释赏析:武汉出版社,2010.08:第526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966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