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文翻译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
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
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88-90 2、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8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
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
这里比喻柳絮。
贴水:紧挨近水面。
乍晴:雨后初晴。
乍:初,刚。
池馆:池沼馆阁。
这里主要指池沼。
燕争泥:燕子趁着天晴衔泥筑巢。
沈郎: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诗人。
他在《与徐勉书》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意思是说因多病而腰围消瘦。
后遂以“沈腰”作多病的代称。
不胜衣:形容消瘦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
胜,承受。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
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沙上:指沙渚、沙滩之上。
鸿雁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汉书·苏武传》: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于北海。
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请求匈奴归还苏武。
匈奴诈言苏武已死。
后汉派使者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沼泽中。
匈奴单于大惊,致歉汉使。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凑凉。
鹧鸪,禽名,善啼。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88-90 2、 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416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