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文翻注译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觉阮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
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猿鸟一时啼,惊岛屿。
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青山渐渐被暮霭笼罩红日慢慢向西坠落,浩浩长江奔腾不息汹涌地向东流去。
天空中缕缕残霞就像有花纹的罗绮渐渐散开,回首望去浩淼的烟波掩映着漫漫路途。
令人忧愁的是离京城越来越远逐渐模糊,愁云惨雾暮霭沉沉中京都究竟藏在何处。
几处闪烁不定的微弱的渔火,使人迷离恍惚不知船坞远近。
一叶船帆渐渐低垂下来,停泊在前面的江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觉阮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
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猿鸟一时啼,惊岛屿。
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默默地回想自己的一生,独自悔恨常常为追求功名所误。
自己就像阮籍那样已到穷途末路,而归隐田园的情趣却常常受阻。
遥望普照千里楚地的皎皎素月,此刻竟是这样令人伤感凄楚。
怨恨那如泣如诉的竹枝歌啊,为何声声愁怨为谁痛苦。
凄厉的猿啼悲哀的鸟鸣声,仿佛惊动了整个岛屿。
昏暗的烛光下久久难以入眠,卧听着津渡边的声声更鼓。
参考资料: 1、 夏于全主编. 中国历代诗歌经典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卷 上 绣像版[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07.第169-170页 2、 郭彦全编著. 历代词今译[M]. 北京:中国书店, 2000.01.第168-169页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qǐ),向烟波路。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wù)。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黯黯”句:青山渐暗,红日西沉。
余霞散绮: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
”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使人愁”三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长安不见使人愁”。
田坞:水边停船的地方。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觉阮(ruǎn)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
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猿鸟一时啼,惊岛屿。
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儒冠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挎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富家子弟养尊处优,而一般读书人往往潦倒一生。
阮途穷:晋人阮籍,佯狂不羁,纵酒颓放,常驾车独游,等到路走不通了,便痛苦而返。
表现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断魂: 因悲伤而神情恍惚。
平楚: 平远的树林。
竹枝歌:《乐府诗集》:“《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阮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
”津鼓: 渡头的更鼓。
参考资料: 1、 夏于全主编. 中国历代诗歌经典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卷 上 绣像版[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07.第169-170页 2、 郭彦全编著. 历代词今译[M]. 北京:中国书店, 2000.01.第168-169页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qǐ),向烟波路。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wù)。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青山渐渐被暮霭笼罩红日慢慢向西坠落,浩浩长江奔腾不息汹涌地向东流去。
天空中缕缕残霞就像有花纹的罗绮渐渐散开,回首望去浩淼的烟波掩映着漫漫路途。
令人忧愁的是离京城越来越远逐渐模糊,愁云惨雾暮霭沉沉中京都究竟藏在何处。
几处闪烁不定的微弱的渔火,使人迷离恍惚不知船坞远近。
一叶船帆渐渐低垂下来,停泊在前面的江浦。
“黯黯”句:青山渐暗,红日西沉。
余霞散绮: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
”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使人愁”三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长安不见使人愁”。
田坞:水边停船的地方。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觉阮(ruǎn)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
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猿鸟一时啼,惊岛屿。
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默默地回想自己的一生,独自悔恨常常为追求功名所误。
自己就像阮籍那样已到穷途末路,而归隐田园的情趣却常常受阻。
遥望普照千里楚地的皎皎素月,此刻竟是这样令人伤感凄楚。
怨恨那如泣如诉的竹枝歌啊,为何声声愁怨为谁痛苦。
凄厉的猿啼悲哀的鸟鸣声,仿佛惊动了整个岛屿。
昏暗的烛光下久久难以入眠,卧听着津渡边的声声更鼓。
儒冠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挎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富家子弟养尊处优,而一般读书人往往潦倒一生。
阮途穷:晋人阮籍,佯狂不羁,纵酒颓放,常驾车独游,等到路走不通了,便痛苦而返。
表现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断魂: 因悲伤而神情恍惚。
平楚: 平远的树林。
竹枝歌:《乐府诗集》:“《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阮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
”津鼓: 渡头的更鼓。
参考资料: 1、 夏于全主编. 中国历代诗歌经典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卷 上 绣像版[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07.第169-170页 2、 郭彦全编著. 历代词今译[M]. 北京:中国书店, 2000.01.第168-169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5165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