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顾章书 文翻注译赏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
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
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
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
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
幸好菊花、竹米多。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去月:上月。
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谢:告。
仆:自己的简称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
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p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森壁争霞:众多峭壁和云霞比高低。
森:众多的样子。
壁:险峻的山崖。
霞:早晚的彩云孤峰限日: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
限:阻,这里指遮断。
幽岫:幽深的山穴。
蓄:包含。
翠:绿水。
唳:(鹤)啼叫。
啼:(猿)鸣叫。
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
韵:和声。
素:向来,一向。
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幽居:隐居。
遂:就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
葺,修建。
宇:房子。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
富:多,充裕。
偏:特别。
饶:丰富。
竹实:竹米,竹子开花后所结的果实,可以食用,传说为凤凰的食物。
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资:出产的东西,提供。
所资:所需的东西。
斯:这。
办,具备。
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
《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乐:喜爱。
岂徒语:怎么能随便说。
徒:仅仅。
语: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
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
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
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
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
幸好菊花、竹米多。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去月:上月。
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谢:告。
仆:自己的简称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
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p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森壁争霞:众多峭壁和云霞比高低。
森:众多的样子。
壁:险峻的山崖。
霞:早晚的彩云孤峰限日: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
限:阻,这里指遮断。
幽岫:幽深的山穴。
蓄:包含。
翠:绿水。
唳:(鹤)啼叫。
啼:(猿)鸣叫。
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
韵:和声。
素:向来,一向。
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幽居:隐居。
遂:就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
葺,修建。
宇:房子。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
富:多,充裕。
偏:特别。
饶:丰富。
竹实:竹米,竹子开花后所结的果实,可以食用,传说为凤凰的食物。
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资:出产的东西,提供。
所资:所需的东西。
斯:这。
办,具备。
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
《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乐:喜爱。
岂徒语:怎么能随便说。
徒:仅仅。
语: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作者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托病辞官后归隐的志趣,全文可分为二层。
第一层是第一句。
作者以叙事开篇,交代了自己上个月归隐一事。
为什么要归隐呢?
作者没有明说,但“谢病”和“觅”已清楚地表明他是托病辞官,是自寻归隐的。
由此可见他对官场的厌恶,对政治的失望,这为下文作者尽态极妍地描写景物蓄势和张本。
第二层从第二句开始一直到最后。
这一层主要描绘石门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归隐后自得其乐的情趣。
作者先交代了石门山的位置,接下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由静态转化为动态,从而写出石门山山高谷翠的景色特点:阴森森的峭壁直立天空,连接红霞;
孤零零的山峰高高耸立,遮挡太阳;
幽邃的山洞里掩藏着白云;
深深的溪谷旁青草丛生,绿树纷披。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赋予石门山以生命活力,启发我们丰富的联想。
同时,作者还绘声绘色,把山中描写成一个音乐的世界:溪流的淙淙声,鸣蝉的吟唱声,云鹤的叫唳声,猿猴的哀啼声,交织在一起,“英英相杂,绵绵成韵”,组成了优美的山林交响曲。
作者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似热闹,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高无人的幽静,这个地方,对于“素重幽居”的作者来说,自然是一个好去处,因而他“葺宇其上”。
可见,作者选择这里幽居的理由是,高山的幽静契合了他想避开喧嚣浮繁尘世生活的淡泊宁静的心境,而漫山的菊花,遍地的竹实,不仅增添了这份幽静,而且,通过夸张地描绘这些芳洁美好的自然物,来美化诗人自己的品格,构成崇高完美、超然出俗的典型形象。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用“仁智者”自比,不言而喻。
总之,这段写景是为了表达“归隐”的思想。
这是意脉,围绕这意脉,作者濡笔山林。
而山林是作者隐居的生活环境,作者描写它,赞美它,正是表达了他摆脱了官场的羁绊所获得自由的满足和隐居的乐趣。
意境鲜明,情趣盎然。
从表达方式看,文章先叙述,再写景,在写景中穿插了叙述,最后抒情,自由灵活。
从描写景物的方法看,文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修辞手法来看,有排比,有对偶,有拟人,手法多样。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精炼,极有表现力。
如“争”字给人一种向上的气势,“限”字显示阻挡的威力,“办”字流露出心理上的满足。
这些字都可以以一当十,足见作者遣词的功底非常深厚。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5931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