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梅月 文翻注赏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知音,在清澈的池水边,横斜着清瘦稀疏的梅花影子。
小窗外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那一缕缕情思、一阵阵暗香,都透出在这幽静的夜晚。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那清淡的月光,那疏梅的幽芳,将伴人进入梦乡,梦中很可能见到远在千里外的长久思念的知音。
你知道不,纵然屡遭风吹雨打的摧残,梅的品格还是依然如故。
参考资料: 1、 王兆鹏.婉约词选:凤凰出版社,2012:208-209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水边清浅横枝瘦:横(héng)枝,指横向生出的梅枝。
瘦,指梅的枝条稀疏。
“水边”句,化用林逋(bū)《山园小梅》诗意。
其一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其二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句意为清澈的浅水池边横斜着稀疏的梅花枝条。
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照得窗前如同白昼。
昼:白天。
共:和。
俱:一起。
透:透出,透过。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清入梦魂:即“魂入清梦"的倒装,指梅和月的灵魂品质进入了我清幽的梦境。
千里人长久:“千里”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意。
意为祝愿千里外的知音天长地久。
雨僝(chán)云僽(zhòu):梅月经受雨和云的折磨。
僝僽:折磨。
黄庭坚《宴桃源》:“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
”倦(juàn):指屡次(遭受雨和云的折磨)。
格调:品格和情调,此处专指品格。
依旧:像以前一样,指品格不变。
参考资料: 1、 王兆鹏.婉约词选:凤凰出版社,2012:208-209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一夜相思”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相思”竟至于“一夜”,体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状。
“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既写梅花的形象,亦暗写月。
“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
“横枝瘦”形容梅花的风韵姿态;
“瘦”字照应上句,是“相思”的结果。
“相思”是此词意脉。
“相思”不得,故梦;
梦不得,故千里寻人,遥致情怀;
寻人致语仍难遗缱绻孤寂之情,遂有问;
由问而突出梅花在凄雨寒云之下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从而也就抒写出词人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的人格,完成了意境创造。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这两句咏月与梅。
上句写月,暗及窗内之人,“如昼”二字描绘了皓洁的月色,月照“小窗”,体现出室内人的难眠之意;
下句“情”因“相思”而生,“香”从嗅觉上写梅花,“透”字自月光转出,而用“共”、“俱”二字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两句意蕴丰富。
这里的“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
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
“千里人长久”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意,写词人对远方友人的祝愿,既含有相思之情,又暗中关合一个“月”字,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
”这两句咏梅言志,先以疑问句突出词情,继而写梅花遭受风雨摧残而格调还依旧”,表现了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
梅花的“格调”,正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首月下咏梅词,托梅言志,借月抒怀。
词人把梅、月、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写,寥寥数笔,点染出梅花的幽姿清韵、暗香芳魂,也描绘出月亮的清辉,创造了一个清幽温馨而又朦胧飘渺的境界。
通篇写梅月,却不道出半个“梅”字“月”字,而能尽得其象外之物,环中之旨,脉络井井可寻,是一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
这首词把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参考资料: 1、 王兆鹏.婉约词选:凤凰出版社,2012:208-209 2、 王筱云 韦风娟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词曲卷 (1)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724 3、 谢均祥.全宋词佳句精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44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225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