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送春

作者: 朱淑真 朝代: 宋代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

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

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参考资料: 1、 王丽珍.《婉约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46-147 2、 徐庆宜.《唐宋词三百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2 3、 包杰.《宋词意译新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1 4、 刘敬圻,诸葛忆兵.《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宋代女词人词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56 5、 王友胜.《宋词三百首新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241 6、 罗漫.《宋词新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52 7、 李晓丽.《国人必读宋词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16 8、 兰世雄.《唐宋诗词名句鉴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273 9、 何宝民.《中国诗词曲赋辞典》.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761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xù)。

随春且看归何处。

系:拴住。

青春:大好春光。

隐指词人青春年华。

少住:稍稍停留一下。

犹自:依然。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xiāo)潇雨。

杜宇:杜鹃鸟。

便作:即使。

莫也:岂不也。

“把酒”句:把酒,举杯;

把,持、拿。

送春,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春的习俗。

此句与王灼《点绛唇》“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席卷西山雨”写法相似。

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参考资料: 1、 王丽珍.《婉约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46-147 2、 徐庆宜.《唐宋词三百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2 3、 包杰.《宋词意译新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1 4、 刘敬圻,诸葛忆兵.《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宋代女词人词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56 5、 王友胜.《宋词三百首新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241 6、 罗漫.《宋词新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52 7、 李晓丽.《国人必读宋词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16 8、 兰世雄.《唐宋诗词名句鉴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273 9、 何宝民.《中国诗词曲赋辞典》.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761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xù)。

随春且看归何处。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

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系:拴住。

青春:大好春光。

隐指词人青春年华。

少住:稍稍停留一下。

犹自:依然。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xiāo)潇雨。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

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杜宇:杜鹃鸟。

便作:即使。

莫也:岂不也。

“把酒”句:把酒,举杯;

把,持、拿。

送春,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春的习俗。

此句与王灼《点绛唇》“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席卷西山雨”写法相似。

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参考资料: 1、 王丽珍.《婉约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46-147 2、 徐庆宜.《唐宋词三百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2 3、 包杰.《宋词意译新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1 4、 刘敬圻,诸葛忆兵.《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宋代女词人词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56 5、 王友胜.《宋词三百首新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241 6、 罗漫.《宋词新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52 7、 李晓丽.《国人必读宋词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16 8、 兰世雄.《唐宋诗词名句鉴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273 9、 何宝民.《中国诗词曲赋辞典》.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761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惜春伤春,留春送春,词中常调。

这首“送春”词却别具一份女词人的巧思妙想与慧心深情。

  上片化景物为情思,纯从“楼外垂杨”着笔。

从风飘柳絮的景象看,词中所写,当是暮春烟柳,而非细叶新裁的仲春嫩柳,这样方与送春之旨吻合。

杨柳依依的形象和折柳送别的风习使人们从柳条想到送别,原很自然;

但从“垂杨千万缕”想到它“欲系青春”,却是女词人的独特感受。

从“送”到“系”,虽只在一转换之间,却包含了想象的跨越飞跃,进一步写出了柳的缱绻多情。

那千万缕随风荡漾的柳丝,像是千万缕柔曼的情思,力图挽住春天。

然而“少住春还去”,春毕竟是留不住的。

他人至此,不过叹息伤感而已,词人却从随风飘荡的柳絮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的奇思妙想。

柳絮的形象,在诗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联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一类想象。

朱淑真却以女词人特有的灵心慧性和缠绵执着,将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随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归于何处。

由“系”到“随”,进一步写出了柳对春天的无限依恋和无尽追踪。

  下片从“春归”生出,转从送春的词人方面着笔。

“绿满山川”正是暮春之景。

这一望碧绿之中正含有落花飞絮狼藉的伤感记忆,更何况耳畔又时时传来象征着春归的杜鹃鸟凄伤的呜叫声。

目接耳闻,无非芳春消逝的景象即便是无情人,恐怕也要为之愁苦不已。

“便作”句先从反面假设,“莫也”句则故用摇曳不定之语从正面渲染愁苦,愈觉情怀酸楚。

写到这里,方才引出这位满怀愁情的女主人公。

“系春”不住,“随春”难往,唯有“送春”:“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两句似从欧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化出,但独具神韵。

在词人感觉中,这即将离去的春天,像是怀着无限别离的惆怅与感伤,悄然无语,与伤春的词人默然相对。

时近黄昏,又下起了潇潇细雨。

这“潇潇雨”,像是春天告别的细语,又像是春天归去的叹息。

而女主公情怀的黯淡、孤寂也从中隐隐传出。

妙在“不语”与“潇潇雨”之间存在着一种似有若无的对应与联系,使读者感到这悄然飘洒的“雨”仿佛是一种不语之“语”。

这一境界空晨。

极富象外之致的结语使词在巧思妙想之外更多了一份悠远的情致。

  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参考资料: 1、 陆国斌,钟振振.《历代小令词精华》.长沙:岳麓书社,1993:353-354 2、 龚学文.《闺秀词三百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11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325168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