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好个主人家。

不问因由便去嗏。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

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

海誓山盟总是赊。

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好个主人家。

不问因由便去嗏。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

系上裙儿稳也哪。

你当初只贪图他家里条件好,不问他这人好坏,你就轻易走进了那人家门,做了妓女。

发现“那人”病得不成样子,并且容貌丑陋,而你却系上裙儿,强颜欢笑,暂时把“那人”稳住,等待时机的到来。

别泪没些些。

海誓山盟总是赊。

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你离开旧主人,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当初所谓的“海誓山盟”,不过是一套虚无缥缈的骗人的鬼话。

你今日另寻新欢时应当汲取以往轻率上当的教训,否则过上十年八年,新欢也必将和“那人”一样丑陋不堪。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 .增订注释辛弃疾词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169 . 2、 朱德才 薛祥生 邓红梅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 :中国书店 ,2006 :239-240 .

好个主人家。

不问因由便去嗏。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

系上裙儿稳也哪。

嗏(chā):语气助词。

妆晃:谓样子难看。

引申为出丑之意。

巴巴:可怜巴巴。

别泪没些些。

海誓山盟总是赊。

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些些:数量,这里指流泪多。

赊:此有渺茫难凭之意。

孩儿,是上对下的通称。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 .增订注释辛弃疾词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169 . 2、 朱德才 薛祥生 邓红梅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 :中国书店 ,2006 :239-240 .

好个主人家。

不问因由便去嗏。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

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

海誓山盟总是赊。

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这是一首赠妓词。

写妓女抛弃旧主,另寻新欢,并就此对其进行批评、规劝。

语多嘲讽,诙谐有趣。

  全词共分两大部分。

前七句为第一部分,写其抛弃旧主人。

起首二句写其轻率。

不经了解,便一口咬定那人是“好个主人家”,所以“不问因由便去嗏”,走进了那人家门,做了妓女。

轻率难免上当受骗,所幸的是此女有处变不惊的本领。

故“病得”三句接写其机智。

言其发现“那人”病得不成样子,且容貌丑陋,而她却处变不惊,系上裙儿,强颜欢笑,虚与周旋,暂时把“那人”稳住,等待时机的到来。

“别泪”二句写其对旧主人毫无感情,即使离去,也不会流下一滴眼泪。

所谓“海誓山盟”,不过是一套虚无缥缈的骗人的鬼话,天方夜谭而已。

从而揭示此妓的无情无义。

“今日”三句为第二部分,写作者对妓女的赠言。

谓其应当汲取以往轻率上当的教训,对人不可轻信,这是今日另寻新欢时所必须“记取”的,否则还要上当受骗,过上十年八年,新欢也必将和“那人”一样丑陋不堪。

  这首词在艺术风格方面的特点主要是通俗似曲。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宋元时代的方言俗语,如“嗏”、“妆幌”、“巴巴”、“稳”、“赊”、“孩儿”之类,加上其他一些词语也多取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因而形成本词通俗易懂,新鲜活泼的艺术风格。

而这类词突破了文人词追求典雅的传统,开后世散曲之先河。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 薛祥生 邓红梅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 :中国书店 ,2006 :239-240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33793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