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赋梅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

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

梅花临水照镜。

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

想像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寂寞。

故乡在哪里?

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

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

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

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参考资料: 1、 李肇翔.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96页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黄昏穿云破雾而行。

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

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

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

霜寒透幕:祖咏《终南望余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幕寒。

“幙:同“幕”,窗间帷幕。

嫩冰:薄冰。

溪奁:以溪水为镜。

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言征雁临溪照影。

照:照镜。

梳掠:梳妆打扮。

艳妆:美丽的妆扮。

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

玉肌瘦弱: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此写瘦梅。

更重重:写梅花瓣。

赵佶《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嫣(yān烟)然:美丽貌。

转盼:眼波流转。

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转盼:转眼。

言梅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

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已。

羞落:因羞惭而败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家山:家乡。

言有归隐之心。

瑶池旧约: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 瑶池,传说为西王母居处。

稼轩《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鳞鸿:鱼雁。

古诗词常以鱼雁代指书信。

鱼,典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雁,典出与《汉书苏武传》。

汉昭帝时遣使匈奴,云汉天子在上林苑得雁,足系有帛书,言武所在,匈奴王不得已,将苏武放归。

仗:依仗。

“粉蝶”:粉蝶只懂亲近桃柳,哪管梅花开遍南枝,喻怀才不遇,英雄埋没。

只解:只知,只会。

开遍南枝:指梅。

陆凯《赠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但伤心: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无奈发出哀叹。

冷落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数声画角,柳永《戚氏》:“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 参考资料: 1、 李肇翔.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96页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

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

梅花临水照镜。

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

想像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黄昏穿云破雾而行。

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

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

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

霜寒透幕:祖咏《终南望余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幕寒。

“幙:同“幕”,窗间帷幕。

嫩冰:薄冰。

溪奁:以溪水为镜。

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言征雁临溪照影。

照:照镜。

梳掠:梳妆打扮。

艳妆:美丽的妆扮。

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

玉肌瘦弱: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此写瘦梅。

更重重:写梅花瓣。

赵佶《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嫣(yān烟)然:美丽貌。

转盼:眼波流转。

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转盼:转眼。

言梅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

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已。

羞落:因羞惭而败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寂寞。

故乡在哪里?

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

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

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

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家山:家乡。

言有归隐之心。

瑶池旧约: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 瑶池,传说为西王母居处。

稼轩《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鳞鸿:鱼雁。

古诗词常以鱼雁代指书信。

鱼,典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雁,典出与《汉书苏武传》。

汉昭帝时遣使匈奴,云汉天子在上林苑得雁,足系有帛书,言武所在,匈奴王不得已,将苏武放归。

仗:依仗。

“粉蝶”:粉蝶只懂亲近桃柳,哪管梅花开遍南枝,喻怀才不遇,英雄埋没。

只解:只知,只会。

开遍南枝:指梅。

陆凯《赠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但伤心: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无奈发出哀叹。

冷落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数声画角,柳永《戚氏》:“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 参考资料: 1、 李肇翔.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96页

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有人认为该词作于1194年(绍熙五年),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使用了烘托手法,总体层次分明。

  “霜寒透幕”借用了晚唐诗人韩偓“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之意----北雁带来的霜气来,即使装有重重帘幕,也抵不住寒威的侵袭,何况兀立在荒山穷谷中的梅树,从而传达出冻梅所处的环境。

  接着写“梅方含蕊”时的气候,霜寒来袭,还没到坚冰难忍的时期,天上的白云似乎对冷冷清清的明月,具有同情心而予以遮护,教她保持纯洁的心灵,前途是大有可为的。

“溪奁照梳掠”转进一层:不妨趁着这霜气还不十分严重,对着镜面般的清泉从容梳掠,作好“一笑嫣然”的准备。

  “含香”二句从“梳掠”时的心境,转到“艳妆”的浓抹,照应上一句“玉肌瘦弱”,暗示内心的凄苦,且力自护持,表现出“与物为春”的冰玉精神,“龙绡衬着”有《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的芳洁之意。

静候“东风”的到来,便尔“一笑嫣然”,“转盼”间顿使“万花羞落”。

  下片以“寂寞”两字点睛,不禁让人想到当年的“突骑渡江”所为何事。

梦里家山,何曾回去,即使把我移种园林楼阁间,亦只有顾影自怜、忍寒增恨而已。

  “雪后”二句是借用北宋高士林逋“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的诗意,暗示“富贵非吾愿”、“栖隐亦非所期”的微旨。

紧接着“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显示隐约难达的衷情,正和《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消息相通,表现出自己是不甘寂寞的。

  “粉蝶”三句宕开,从“鳞鸿”六字的反面转进一层,致慨于狂蜂浪蝶,一味追逐目前的荣华,把大好收复中原的机会全都失掉了。

“南枝向暖北枝寒”是句有名的咏梅诗句,这里借来暗示当时北方的起义军,倾心南向,时机一失,大事就不复可为的情境。

  结以“冷淡黄昏,数声画角”,惋惜贞姿方茂,便尔凋零,画角吹奏着《梅花落》的凄音,传达出一种悲苦的心境。

“冷淡黄昏”四字,是从林逋的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七字中截取而来,与发端的“护月云轻”遥相激射。

画角声中,再一凝想南来征雁,此情此景正自难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35089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