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两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名山鬼谣)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上路。

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

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

昨夜龙湫风雨。

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

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

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雨岩有一巨大的石头,形状非常怪异,我借用楚辞中《离骚》《九歌》的意思,为它取名“山鬼”,并创作《摸鱼儿》词,调名改为现名《山鬼谣》。

问何年、此山来此?

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

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问哪一年这个怪石飞来?

西风落日中的怪石默然不答。

巨石可能是羲皇以前形成的,就以“太初”称呼你罢。

巨石环境偏僻,人迹罕至,今日还像古时一样。

醉中举杯呼叫雨岩,雨岩未动,山鸟却把酒杯踩倒飞去了。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

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昨夜风雨之中,巨石忽然起舞,在四更天的时候吹灭灯光大声呼啸,把人们都吓坏了。

在巨石起舞呼啸的场景里,隐隐约约听到巨石山鬼对我说:您整天拄杖游览也是够辛苦了。

既然我们成了知己朋友,我们就共同乘上鸾鸟和凤凰驾的车,吟诵着《远游》赋去漫游罢。

参考资料: 1、 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230-231 2、 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264-265 3、 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56-58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山鬼谣:词牌名,即“摸鱼儿”。

双调一百十六字,上片六仄韵,下片七仄韵。

《离骚》《九歌》:屈原作品。

《九歌》凡十一篇,其中第九篇《山鬼》,描写一位山中女神。

问何年、此山来此?

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xī)皇上,直作太初名汝(rǔ)。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

举我醉呼君,崔嵬(wéi)未起,山鸟覆(fù)杯去。

“看君”两句:谓怪石似羲皇上人,就以“太初”称之。

羲皇上,即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

陶渊明曾自称羲皇上人。

此言怪石来历久远,纯朴天然。

君,指怪石。

名汝:以此称你。

“溪上”两句:怪石地处僻远,红尘不到,所以拙朴风貌,古今不变。

“一杯”四句:举杯邀石,怪石未动,山鸟却翻杯而去。

谁举:为(向)谁而举。

崔嵬:高大耸立貌,代指怪石。

覆杯:打翻了酒杯。

须记取:昨夜龙湫(qi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jù)公良苦。

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chī)鸾(luán)凤,诵我《远游》赋。

“须记”三句:人们记得昨晚潭边风雨大作,而怪石却乘翻飞起舞。

龙湫,龙潭。

作者《水龙吟·题雨岩》词赋雨岩飞泉说:“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

”石浪,指巨大的怪石。

词尾作者自注:“石浪,庵外巨石也,长三十馀丈。

”“四更”两句:山鬼深夜呼啸而至,吹灯灭火,使人胆颤心惊。

山鬼吹灯,化用杜甫《山馆》诗意:“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依约处:依稀恍惚间。

杖屦:出游登山所用的手仗和麻鞋。

良苦:非常辛苦。

“神交”四句:以怪石为契友,拟携石乘鸾驾凤作万里远游。

神交心许,精神相交,心意互许。

鞭笞鸾凤,鞭策鸾凤,即指乘鸾驾凤,遨游太空。

《远游》,《楚辞》中的篇名,或谓屈原所作,这里代指辛弃疾的词作。

参考资料: 1、 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230-231 2、 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264-265 3、 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56-58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雨岩有一巨大的石头,形状非常怪异,我借用楚辞中《离骚》《九歌》的意思,为它取名“山鬼”,并创作《摸鱼儿》词,调名改为现名《山鬼谣》。

山鬼谣:词牌名,即“摸鱼儿”。

双调一百十六字,上片六仄韵,下片七仄韵。

《离骚》《九歌》:屈原作品。

《九歌》凡十一篇,其中第九篇《山鬼》,描写一位山中女神。

问何年、此山来此?

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xī)皇上,直作太初名汝(rǔ)。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

举我醉呼君,崔嵬(wéi)未起,山鸟覆(fù)杯去。

问哪一年这个怪石飞来?

西风落日中的怪石默然不答。

巨石可能是羲皇以前形成的,就以“太初”称呼你罢。

巨石环境偏僻,人迹罕至,今日还像古时一样。

醉中举杯呼叫雨岩,雨岩未动,山鸟却把酒杯踩倒飞去了。

“看君”两句:谓怪石似羲皇上人,就以“太初”称之。

羲皇上,即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

陶渊明曾自称羲皇上人。

此言怪石来历久远,纯朴天然。

君,指怪石。

名汝:以此称你。

“溪上”两句:怪石地处僻远,红尘不到,所以拙朴风貌,古今不变。

“一杯”四句:举杯邀石,怪石未动,山鸟却翻杯而去。

谁举:为(向)谁而举。

崔嵬:高大耸立貌,代指怪石。

覆杯:打翻了酒杯。

须记取:昨夜龙湫(qi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jù)公良苦。

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chī)鸾(luán)凤,诵我《远游》赋。

昨夜风雨之中,巨石忽然起舞,在四更天的时候吹灭灯光大声呼啸,把人们都吓坏了。

在巨石起舞呼啸的场景里,隐隐约约听到巨石山鬼对我说:您整天拄杖游览也是够辛苦了。

既然我们成了知己朋友,我们就共同乘上鸾鸟和凤凰驾的车,吟诵着《远游》赋去漫游罢。

“须记”三句:人们记得昨晚潭边风雨大作,而怪石却乘翻飞起舞。

龙湫,龙潭。

作者《水龙吟·题雨岩》词赋雨岩飞泉说:“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

”石浪,指巨大的怪石。

词尾作者自注:“石浪,庵外巨石也,长三十馀丈。

”“四更”两句:山鬼深夜呼啸而至,吹灯灭火,使人胆颤心惊。

山鬼吹灯,化用杜甫《山馆》诗意:“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依约处:依稀恍惚间。

杖屦:出游登山所用的手仗和麻鞋。

良苦:非常辛苦。

“神交”四句:以怪石为契友,拟携石乘鸾驾凤作万里远游。

神交心许,精神相交,心意互许。

鞭笞鸾凤,鞭策鸾凤,即指乘鸾驾凤,遨游太空。

《远游》,《楚辞》中的篇名,或谓屈原所作,这里代指辛弃疾的词作。

参考资料: 1、 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230-231 2、 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264-265 3、 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56-5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42367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