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令·吴山青 文翻注译赏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
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你泪儿盈盈,我泪儿盈盈,香罗带未结成同心结。
江潮已涨,船儿扬帆要远行。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选注 .婉约词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36页 . 2、 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
程郁缀选注 .中华古典名著读本 唐宋词卷 :京华出版社 ,1998.09, :第93页 .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吴山:指钱塘江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吴国。
越山,钱塘江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越国。
争忍:怎忍。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罗带句:古代结婚或定情时以香罗带打成菱形结子,以示同心相怜。
南朝《苏小小歌》:“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江边句:通过潮涨暗示船将启航。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选注 .婉约词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36页 . 2、 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
程郁缀选注 .中华古典名著读本 唐宋词卷 :京华出版社 ,1998.09, :第93页 .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
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吴山:指钱塘江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吴国。
越山,钱塘江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越国。
争忍:怎忍。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你泪儿盈盈,我泪儿盈盈,香罗带未结成同心结。
江潮已涨,船儿扬帆要远行。
罗带句:古代结婚或定情时以香罗带打成菱形结子,以示同心相怜。
南朝《苏小小歌》:“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江边句:通过潮涨暗示船将启航。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选注 .婉约词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36页 . 2、 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
程郁缀选注 .中华古典名著读本 唐宋词卷 :京华出版社 ,1998.09, :第93页 .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词以一女子的声口,抒写她因婚姻不幸,与情人诀别的悲怀。
开头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吴山青,越山青”,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一片江南特有的青山胜景。
吴越自古山明水秀,风光宜人,却也阅尽了人间的悲欢。
“谁知别离情?
”歇拍处用拟人手法,向亘古如斯的青山发出嗔怨,借自然的无情反衬人生有恨,使感情色彩由轻盈转向深沉,巧妙地托出了送别的主旨。
“君泪盈,妾泪盈”,过片承前,由写景转入抒情。
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
“罗带同心结未成”,含蓄道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
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
“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
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
“江头潮已平”,船儿就要起航了。
“结未成”“潮已平”,益转益悲,一江恨水,延绵无尽。
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反复咏叹,情深韵美,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词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复沓形式,在节奏上产生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咏的艺术效果。
词还句句押韵,连声切响,前后相应,显出女主人公柔情似水,略无间阻,一往情深。
林逋沿袭《长相思》调写男女情爱,以声助情,用清新流美的语言,唱出了吴越青山绿水间的地方风情,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696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