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金谷年年 文翻注译赏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金谷年年生青草,年复一年,每到春来,长势繁茂,乱生的春色谁是它的主人?
枝头残余的花朵在蒙蒙细雨中凋落一地。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又是离秋,黄昏时分,送行的人在这里话别。
远游的人已经走了,芳草萋萋生满前行之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
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
又指生死相伴的情谊。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离歌:送别的歌曲长亭:亦称十里长亭。
古代人们常在长亭设宴饯别为亲友送行并吟咏留赠。
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
萋萋(qī):草盛的样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金谷年年生青草,年复一年,每到春来,长势繁茂,乱生的春色谁是它的主人?
枝头残余的花朵在蒙蒙细雨中凋落一地。
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
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
又指生死相伴的情谊。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又是离秋,黄昏时分,送行的人在这里话别。
远游的人已经走了,芳草萋萋生满前行之路。
离歌:送别的歌曲长亭:亦称十里长亭。
古代人们常在长亭设宴饯别为亲友送行并吟咏留赠。
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
萋萋(qī):草盛的样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前兩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
“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
“谁为主”的叹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
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
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
以下几句写离情。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
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
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
最后“王孙”三句,是全词之主旨。
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
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
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属婉约一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696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