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

尊俎上,英雄表。

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

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

凤诏看看到。

留不住,江东小。

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

尊俎上,英雄表。

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

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你守边有功,塞垣年年平安无事。

你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决胜尊俎之间”的才能。

你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且谈笑风生,言如珠玉。

春天就要到了,梅花有衰老的时候,而人并不像梅花那样易老。

莫惜金尊倒。

凤诏看看到。

留不住,江东小。

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尽情饮酒吧,你很快便会应诏入朝。

你是治国之才,在江东地方千里,难以施展才华。

回到朝廷,运筹帷幄,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把国家治理好。

这样你将和唐代郭子仪一样,从今至老,永为贤相,千古流芳。

参考资料: 1、 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6:211-213 2、 叶嘉莹 朱德才 等.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北京:中国书店,2006:22-25 3、 施议对.辛弃疾词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11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

尊俎上,英雄表。

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

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

凤诏看看到。

留不住,江东小。

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是一首寿词。

其思路与寿韩南涧词相近,大致是赞颂寿主的事功,寄托词人的爱国情思。

  词的上片写史致道的事功与谈吐。

在中国古代,每逢秋高马肥的季节,北方外族统治者往往侵扰汉族地区,宋代也是如此。

“塞垣”二句从此出发,写史致道守边有功,塞垣年年平安无事。

这两句紧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地描叙了史致道的功业。

塞垣“平安好”。

这同史致道的非凡才能有极大关系。

《战国策·齐策》说,一个有才华的人,能使“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

百尺之冲,折之桩席之上”,徐陵《九锡文》也说:“决胜尊俎之间。

”“尊俎”二句,运用上述典故,写史致道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决胜尊俎之间”才能,从而揭示出塞垣平安的原因。

作为一路的主帅,史致道不仅在对敌斗争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内政方面也表现不俗。

故接下去二句先写兴建“镇淮”、“饮虹”二桥,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而“珠玉霏谈笑”,实为“谈笑霏珠玉”的倒装,谓其谈笑风生,言如珠玉,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春近也”二句以梅衬人,言梅有哀时.而人并不像梅那样易老,用婉转手法,表达出祝君长寿之意。

  词的下片写对史致道的期望,祝史致道出将入相,整顿乾坤,建功立业。

“莫惜”句劝其尽情饮酒,再表祝寿之意。

“看看”有转眼之间的意思。

“风诏看看到”,言其很快便会应诏入朝,担当大任。

“留不住”二句则反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之意,谓史致道为治国之才,江东地方千里,难以施展其才华。

从容,言举动舒缓,具体到为政而言,是说宽不失制,动不失和,处理问题得当。

故“从容”二句是说,史致道回到朝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把国家治理好。

“千百”二句是说,那样的话,史致道将和唐代郭子仪一样,从今至老,永为贤相,千古流芳。

史致道的治绩、才能如何,史无明言,词人对其是否过誉或谀佞,也应引起注意。

  此词语美词工,格调恢宏,字里行间,不仅赞颂了寿主的功绩,还热切期望将领们挥军北伐,净扫强虏,恢复河山。

这也是众多爱国志士们的共同心愿。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朱德才 等.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北京:中国书店,2006:22-2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12357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