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襄阳城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

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

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汉水:长江支流。

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

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

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

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131441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