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文翻注译赏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
参考资料: 1、 李永祥.王维诗集.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99-100 2、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 .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5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gǔ)师荡桨向临圻(qí)。
渡头:犹渡口。
过河的地方。
行客:过客;
旅客。
《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砾石也,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
”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临圻:临近曲岸的地方。
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圻”,曲岸。
明嘉靖本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作“临沂”,为东晋侨置的县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与题中“归江东”吻合。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相思:此处指友人间的彼此想念。
江:大江,今指长江。
参考资料: 1、 李永祥.王维诗集.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99-100 2、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 .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5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gǔ)师荡桨向临圻(qí)。
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
渡头:犹渡口。
过河的地方。
行客:过客;
旅客。
《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砾石也,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
”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临圻:临近曲岸的地方。
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圻”,曲岸。
明嘉靖本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作“临沂”,为东晋侨置的县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与题中“归江东”吻合。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
相思:此处指友人间的彼此想念。
江:大江,今指长江。
参考资料: 1、 李永祥.王维诗集.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99-100 2、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 .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5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
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
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
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
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
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
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
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
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
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
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
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
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
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
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
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
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
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
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
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
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
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
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
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
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
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此诗描写的是最具普遍性的离别。
与许多别诗一样,先用景色来制造—定的气氛,“行客稀”可见境地的凄清,反衬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此诗末两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与牛希济《生查子》诗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是作者突发的奇想,将春色比作心中对朋友的情谊,情景妙合无间,表露得非常自然。
原本充满愁绪的离别被诗人写得哀而不伤,反而觉得形象丰满、基调明快,其动人的艺术魅力不可否认。
参考资料: 1、 陈贻掀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96-19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28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