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落叶 文翻译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
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
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
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
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
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
望我家在何处。
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
参考资料: 1、 高献红 .王沂孙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店 ,2006 :85-92 .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
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
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
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晓霜:早上的霜露。
著:附着。
望中:视野之中。
故国:指南宋故地。
萧萧渐积: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句。
萧萧:草木摇落之声。
纷纷犹坠:意谓落叶片片飘坠。
化用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之句。
门荒径悄:意谓落叶掩埋了门庭路径,一片荒凉寂静。
渭水风生:化用贾岛、周邦彦诗词写落叶。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婉转。
”洞庭波起:化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描写落叶。
秋杪(miǎo):暮秋,秋末。
杪,树梢。
引申为时月的末尾。
重(chóng)崖半没(mò):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尽出:全是。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
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
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
望我家在何处。
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
题红:指红叶题诗事。
范摅《云溪友议》:“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
叶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
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
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所退宫人。
宫人睹红叶而呈叹久之,曰:‘当时偶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
’验其书迹无不讶焉。
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杳杳(yǎo):幽远貌。
宫沟:皇宫之逆沟。
螀(jiāng):蝉的一种。
飞鸿:指鸿雁。
乱影翻窗:树叶乱落于窗前。
碎声:此指落叶之声。
砌:台阶。
吾庐:我的家。
甚:何。
只应:只是。
满庭谁扫:意谓无人扫落叶。
白居易《长恨歌》有“落叶满阶红不扫”之句。
参考资料: 1、 高献红 .王沂孙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店 ,2006 :85-92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659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