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作者: 汪元量 朝代: 宋代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

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

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

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

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战乱的繁鼓声,惊破霓裳羽衣的轻歌曼舞,海棠春睡的亭北,骤然一阵凄风苦雨。

歌断宴残,一片凄惶的玉啼金哭,这北掳一去是何等的不堪悲苦?

骆驼背上,摇摇晃晃泪眼模糊,押解的铁骑,一路巡防一路催逼,惊悸不定从朝到暮。

故都啊,城外一席冷宴,辞别得那么仓皇急促,北上的锦帆龙舟,空载衰残的春色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

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

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远望江南如画的半壁江山,可叹江淮两岸拱手相送,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如茫茫秋霜白草干枯,北去的残余生涯将是无尽的凄凉酸楚。

这狭窄舟中粉拥红围,夜深时疲困睡熟。

又怎能分辨哪是高贵的殡妃,哪是卑贱的奴仆?

只有瘦影伶俜的她一怀羁愁对一点渔火,犹自将难言的凄哀在琴声中低诉。

参考资料: 1、 喻朝刚,周航主编.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 宋词观止 十 注释 解说 集评: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4:第1625页 2、 范晓燕著.宋词三百首赏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0:第663-664页

鼓鞞(pí)惊破霓(ní)裳(cháng),海棠亭北多风雨。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驼背模糊,马头匼(kē)匝(zā),朝朝暮暮。

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lǎn),空载得、春归去。

战乱的繁鼓声,惊破霓裳羽衣的轻歌曼舞,海棠春睡的亭北,骤然一阵凄风苦雨。

歌断宴残,一片凄惶的玉啼金哭,这北掳一去是何等的不堪悲苦?

骆驼背上,摇摇晃晃泪眼模糊,押解的铁骑,一路巡防一路催逼,惊悸不定从朝到暮。

故都啊,城外一席冷宴,辞别得那么仓皇急促,北上的锦帆龙舟,空载衰残的春色归去。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等。

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鞞:同“鼙”,军中小鼓。

霓裳:即《霓裳羽衣舞》,唐代宫廷乐舞。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词中是以安史之乱比喻元军入侵,攻破临安,并兼寓谴责南宋统治者沉溺酣歌艳舞,从而导致亡国之意。

海棠亭:即唐代皇宫中的沉香亭。

因唐玄宗在沉香亭上曾将杨贵妃比为睡起之海裳,故称。

玉啼金泣:指被俘北行的后妃、宫女、王孙等临行时痛哭流涕。

驼背模糊,马头匼匝: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马头金匿匝,驼背锦模糊”诗句,描写北上途中羁旅行役的苦状。

匼匝:环绕。

龙艘锦缆:指被俘北上人员所乘龙船。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

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

对渔灯一点,羁(jī)愁一搦(nuò),谱琴中语。

远望江南如画的半壁江山,可叹江淮两岸拱手相送,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如茫茫秋霜白草干枯,北去的残余生涯将是无尽的凄凉酸楚。

这狭窄舟中粉拥红围,夜深时疲困睡熟。

又怎能分辨哪是高贵的殡妃,哪是卑贱的奴仆?

只有瘦影伶俜的她一怀羁愁对一点渔火,犹自将难言的凄哀在琴声中低诉。

受降城:本为汉代接受匈奴贵族投降而筑的土城,故址在今内蒙古阴山北。

词中是指宋朝向元朝投降的临安城。

粉阵红围:指被掳的宫女。

一搦:一把。

参考资料: 1、 喻朝刚,周航主编.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 宋词观止 十 注释 解说 集评: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4:第1625页 2、 范晓燕著.宋词三百首赏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0:第663-664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707309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