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作者: 洪咨夔 朝代: 宋代

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平坦的沙滩下,小河的渡口旁,有一个芳草鲜美的村庄,春天的绿色早已覆盖了冬季曾经带来的荒凉。

游丝在微风中上下飘拂,流莺在天上飞来飞去,一派大好风光,却让人无限惆怅。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雕花窗外已是深深的夜晚,可心上的人儿还不见归还。

鸭形铜香炉上袅袅青烟,炉中的沉香已快燃完,你可知道,在斜阳拉长的海棠树的影子里,耳听着杜鹃声声悲啼,整个黄昏我都站在那里等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游丝:春日里,一些虫子所吐的细丝飘拂在空中。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绮窗:雕刻有花纹的窗户。

金鸭:金属制鸭形香炉。

水沉:即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古代用以熏衣和去秽气。

子规:即杜鹃鸟。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叫声凄切,昼夜悲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这首词构思了一位黄昏日暮伫立渡津跷首企盼意中人归来的闺中痴情少妇形象。

  词首二句“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交待了这位女主人公所处的地点和时令。

她住在一个靠近沙滩渡口的小村子上,时间已是芳草萋萋的盛春。

“去年”二字,表明时序的更替,那村边渡口,芳草再绿,暗示意中人分手离去已是去年之事。

此二句写主人公移步来到村外所见渡头春景“依然去年时”。

入笔即已情在景中,宛曲流露闺中人的思怨之情。

三四句“游丝上下,流莺来往”仍是景语。

游丝,指蜘蛛类昆虫结的网。

这里是说蜘蛛儿正在林间上下结网,黄莺儿往来穿梭于树梢之间。

这一切皆昭示着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昆虫、小鸟皆自由自在地活动于大自然中,到处一派勃勃生机。

然而,独有这位思妇触景伤情,感到“无限销魂”。

这魂离魄散的无限惘怅,正来自对意中人一别经年的刻骨相思。

以乐景写哀,倍增哀怨,看来洪氏亦深明此道。

过片“绮窗深静人归晚”直写思妇企盼归人的情感。

绮窗,表明所居之华,侧面交待思妇显贵的身份。

“深静”二字渲染了闺中独处的孤寂氛围。

“人归晚”表明对意中人的思念。

接着“金鸭水沉温”再次交待这位思妇显非普通人家。

鸭形香炉中水沉香带着温和的香气冉冉上升。

这句回应上句“深静”二句所设置的空寂和无聊的氛围。

煞尾三句“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为闺中思妇安排了特定的环境:一是婆娑摇曳的海棠树影之下;

二是哀啭啼血的杜鹃声里;

三是晚霞落照的黄昏暮色。

“立尽”二字表明思妇渡头盼归人伫立之久,从早至晚,直至黄昏逝去,夜幕降临。

可见思妇期盼归人心情之切。

全词至此,一个独立黄昏渡头翘首企盼的闺中少妇形象已十分丰满地再现出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7873509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