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归 文翻赏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您鬓发如雪,年事已高,呼唤渡船,在烟水迷离的浙江之滨。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正值落花时节。
我们举杯惜别,别后看明月朗照,千里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您像凤凰,志在腾身浩渺的太空;
我似麇鹿,生性喜爱幽静的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分手后我徒然回头远望。
却只见幽暗的丛林笼罩着烟云。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评著.离梦别魂 历代送别诗词大观:长征出版社,2007.1:第344页 2、 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79页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首联切合题目,写友人的形象和送别的地点。
友人年事已高,满头如雪的白发,是一位皤然老叟。
友人归去,取道水路,送行的地点是在浙江边,这两句各自构成一幅简单的画面,迎风飘拂的白发和烟水迷离的江面互相映衬,显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颔联作为首联的补充,点明送别的时节和情景,暮春时节,群芳凋零。
花落花飞,红消香断,诗人本已感慨丛生,更何况在此落花时节,友人要千里归去。
与友人就此握别,何日重逢,能否再见,均未可卜,此情此景,令人黯然神伤。
只有这临别的一杯酒,也许能略壮行色,并可将恼人的离愁别绪冲淡些。
对句即从眼前实景推开一层,虚写抒情,是劝慰朋友,也聊以自慰,不要为别离过分感伤,虽相隔千里。
也可以共享皎洁的月光。
语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意。
一二两联多系实写,故颈联纯从虚处着笔,避免了文情的板滞。
这一联以两个精整的对句,写友人、也是自己的抱负和志趣。
诗人送别的友人是谁,这位友人的性格节操以及千里归去的缘由,一二联均阚而未提,但从作者送别的深情厚谊,隐然可见这位朋友的高尚人格。
这两句便点明友人此行是归隐山林,因而可以推测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当在宋亡以后。
上句以《庄子》中背负青天高飞九万里的大鹏来比友人放情江海作逍遥游。
下句以山林麋鹿喻友人的疏野之性。
两句既是赞友人,也是自喻。
但是郑思肖系心家国,就在元兵已南下,南宋王朝濒临绝境之际,还以极大的义愤,叩阍上书太后、幼主(恭宗),激昂慷慨。
所以他与友人此时的离世高蹈,决不是性喜山林,而是表现了决不向新朝俯首的气节。
尾联勒回,关合“送别”,在友人的归帆渐远渐隐之际,回眸凝望,只有烟雾萦绕的林木,昏黑幽暗,深不可测。
“冥冥烟树深”,是写景,也暗示作者在易代之际心情的沉重和迷乱。
这是诗中写景之句,富于象征性。
它深化了诗的意境,余音不尽,具唱叹之致。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1544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562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