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遗山诗 文注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
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
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
后遂以“劫”指灾难。
“两朝”句:谓元好问集两朝文献于一身。
金亡于哀宗天兴二年(1233),元好问已四十馀岁,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为一代文宗。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无官”句:元好问在金为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元不仕,无损大节。
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
(参看《史记·伯夷列传》)元好问虽未如伯夷、叔齐之饿死,但却未仕元,故曰“未害”。
“有史”句:谓元好问担心有金一代文献之遗亡。
失楚弓,据《孔子家语》载:楚共王出游,遗失一良弓,从人要寻找,他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孔子认为楚共王心胸还不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
”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行殿”二句:拟想金亡后宫殿凄凉,抒亡国之悲。
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
作者《汴京杂咏》中咏金亡事一首有“幽兰轩已火光红”句,幽兰似为金汴京行宫轩名。
夜火,鬼火。
故都,指金中都燕京。
金迁汴梁前之京都。
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
《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故国多乔木。
”李善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国家”二句:作者《瓯北诗话》卷八评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社稷丘墟之感。
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
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
”这里即用其意。
赋,吟咏、描写。
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575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