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文翻译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
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我带着遮阳的帽子,略显萧瑟,偶然从信陵祠堂下面经过。
眼中含着泪水,荒凉的台阶上落满枯败的叶子,留宿河南开封。
九月的大风把帽子吹得随风飘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飘洒屋瓦之上。
乌桕树的叶子经秋霜而红,叶子散乱状朝着破烂的墙边伸展。
今古事,堪悲诧;
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
我讵(jù)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交织在一起,十分诧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牵连。
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会给我留下怜爱的余地。
难道我还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吗?
信陵君难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尝君低一等吗?
感慨侯嬴,泪水尽情流淌也觉得不够悲伤。
参考资料: 1、 王紫微编著.古代怀古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257页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jiù)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我带着遮阳的帽子,略显萧瑟,偶然从信陵祠堂下面经过。
眼中含着泪水,荒凉的台阶上落满枯败的叶子,留宿河南开封。
九月的大风把帽子吹得随风飘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飘洒屋瓦之上。
乌桕树的叶子经秋霜而红,叶子散乱状朝着破烂的墙边伸展。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开封。
信陵君,即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宁陵),与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并以养士好客称,有“战国四君”之誉。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种遮阳帽,以藤席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缘,如同斗笠。
古人常以“席帽随身”指辛勤求取功名。
聊萧:冷落、萧瑟。
东京:指开封。
开封战国时为魏国首都,名大梁。
自五代至北宋,皆号东京。
惊风:大风。
落帽:晋孟嘉在九月九日随桓温游龙山,风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觉,桓温命孙盟作文嘲嘉。
飘瓦:飘洒屋瓦之上。
此化用李商隐《重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诗意。
桕:即乌桕树,叶经秋霜而红。
离披:散乱状。
今古事,堪悲诧;
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
我讵(jù)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交织在一起,十分诧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牵连。
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会给我留下怜爱的余地。
难道我还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吗?
信陵君难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尝君低一等吗?
感慨侯嬴,泪水尽情流淌也觉得不够悲伤。
从:因此。
讵:难道。
毛薛辈:指信陵君门客毛公、薛公。
二人皆魏处士,秦国乘信陵君留赵不归出兵伐魏。
二人冒死劝信陵君归国,解救魏国大难。
宁:难道。
原尝:指与信陵君齐名的平原君、孟尝君。
亚:次一等。
侯嬴:战国时魏人。
年七十而为大梁夷门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为执辔驾车,迎为上客。
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邯郸,赵请魏援。
魏王授意统帅晋鄙中途停兵不前,侯嬴献计盗取兵符,椎杀晋鄙,却秦救赵。
秦兵退后,侯嬴北向自刎。
此处作者亦以侯嬴自况。
如铅泻:泪水尽情流淌,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
参考资料: 1、 王紫微编著.古代怀古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257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702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