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参考资料: 1、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 :36.79.156.228.278.456.689.756 2、 傅绍良 .陆游诗歌的艺术 :四川大学,2009年:32-3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参考资料: 1、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 :36.79.156.228.278.456.689.756 2、 傅绍良 .陆游诗歌的艺术 :四川大学,2009年:32-3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参考资料: 1、 沈兰等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长春出版社,2010年 :36.79.156.228.278.456.689.756 2、 傅绍良 .陆游诗歌的艺术 :四川大学,2009年:32-3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

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

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

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

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参考资料: 1、 傅绍良 .陆游诗歌的艺术 :四川大学,2009年:32-36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926014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