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_·括菊花新)

作者: 葛长庚 朝代: 宋代

露白天如洗。

淡烟轻、疏林映带,远山横翠。

对此情怀成甚也,云断小楼风细。

独倚遍、画阑十二。

花馆云窗成憔悴。

听宾鸿、天外声嘹唳。

但不过,闷而已。

房栊深静难成寐。

夜迢迢、银台绛蜡,伴人垂泪。

巴得暂时朦胧地。

还又匆匆惊起。

漫自展、云间锦字。

往后各收千张纸。

念梦劳魂役空凝睇。

终不负,骖鸾志。

菊花新·念我东皇大帝儿

作者: 葛长庚 朝代: 宋代

念我东皇大帝儿。

是操觚弄翰之职。

飞落尘寰,似此度,算应希。

向这里。

安能便、策景御气。

灰头土面、千河水。

把我如何洗。

纵便有铢衣,已失眉峰翠。

看看皓首,瞒不过镜台儿。

除是去、青松下、碧云底。

菊花新·忽水远天长

作者: 葛长庚 朝代: 宋代

忽水远天长,笑把玉龙嘶。

一声声,吹断寒云沧波里。

幽愁暗恨,弄皓月,怨白日。

问太虚不尚,则成休矣。

云心鹤性,死也要冲霄,乘风去。

分自有、终合仙飞。

感古怀今聊把笔。

落叶寒蝉悲。

使人增怨抑。

题菊花

作者: 黄巢 朝代: 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

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8

飒(sà)飒西风满院栽,蕊(ruǐ)寒香冷蝶难来。

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心儿。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8

飒(sà)飒西风满院栽,蕊(ruǐ)寒香冷蝶难来。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

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心儿。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8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

“满院”极言其多。

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

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

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第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

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

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

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

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

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

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

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

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

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

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

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

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02-1303

菊花新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怎奈花残又莺老。

槛里青梅数枝小。

新荷长池沼。

当晴昼、燕子声闹。

亭栏花绽颜色好。

风雨催催、等闲开了。

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

沈庄可号菊花山人即其所言

作者: 戴复古 朝代: 宋代

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

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感皇恩·九日菊花迟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代

九日菊花迟,茱萸却早。

嫩蕊浓香自妍好。

一簪华发,只恐西风吹帽。

细看还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时,清欢多少。

铁马台空但荒草。

旅愁如海,须把金尊销了。

暮天秋影碧,云如扫。

涧傍菊花

作者: 高翥 朝代: 宋代

历寂黄花老涧傍,不因风雨减清芳。

从教衰谢随秋草,到了能全晚节香。

菊花

作者: 高翥 朝代: 宋代

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

我重此花全晚节,賸栽三径伴閒身。

村路菊花

作者: 崔橹 朝代: 唐代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

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

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

678910 共5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