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文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文
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 文
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三早春游南园 文
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文
广陵欧阳永叔赠寒林石砚屏 文
东溪 文翻注译赏
考试毕登铨楼 文翻注译赏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天上有一点淡淡的白云,春日的阳光轻轻地照在不远处高耸的楼宇上。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才几天不上楼来,想不到满城的柳树枝头,就吐出了无数淡黄色的嫩芽。
参考资料: 1、 晓光选编.儿童版·中华古诗三百首.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107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què)重门耸建章。
铨(quán)楼:铨楼,即考场的楼上,铨,有考选之意。
阙:古代皇宫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台,台上起楼,左右各一,故为双阙。
重门:一重又一重的门。
建章:汉武帝时的宫殿名称,这里借指宋代的宫殿。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无算:无数。
柳梢黄:柳梢上的嫩芽。
参考资料: 1、 晓光选编.儿童版·中华古诗三百首.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107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què)重门耸建章。
天上有一点淡淡的白云,春日的阳光轻轻地照在不远处高耸的楼宇上。
铨(quán)楼:铨楼,即考场的楼上,铨,有考选之意。
阙:古代皇宫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台,台上起楼,左右各一,故为双阙。
重门:一重又一重的门。
建章:汉武帝时的宫殿名称,这里借指宋代的宫殿。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才几天不上楼来,想不到满城的柳树枝头,就吐出了无数淡黄色的嫩芽。
无算:无数。
柳梢黄:柳梢上的嫩芽。
参考资料: 1、 晓光选编.儿童版·中华古诗三百首.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107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一、二句是写诗人试后登楼所见。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诗人登上开封府内的考选楼,只见春云浓淡,不一变幻,然“浓妆淡抹总相宜”,更兼日曜微光,以至日光和谐,衬作宫殿的背景,使“双阙重门耸建章”有广袤的空间背景。
从外观到内景,写得凝重,而又背景浑厚。
一、二两句,不无“大宋威武,天下太平”之意。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楼后内心所感。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不上宫殿中的铨楼没几天,只见满城无数柳梢黄,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登此铨楼,诗人若有所思。
科举考试,至宋臻于极盛,朝廷有“选举法’’,诗人身为朝臣,亲自与事,登临考楼,得无思乎?
“无算”一词,却于全句通俗中见古雅。
诗人考试毕登临,他的心态,似慰勉,似忻喜,似览观盛世,似不无忧世。
从宏观背景,到满城柳梢,从外观“双阙”,到内景宋宫,从院楼群落,到铨楼一处,从春云浓淡,到柳梢泛黄,无不全收诗人眼底,作了层次分明,色调丰富的反映,全诗以自然美为主调,由于诗人素主行文简淡,写自然美也不浓妆而工淡抹,于简淡中见多样,更需识力和功力。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958 2、 胡光舟等.古诗类编.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
陶者 文翻译赏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0-31 . 2、 张鸣 .宋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71-72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lín)鳞居大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沾:同“沾”。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
大厦:高大的屋子。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0-31 . 2、 张鸣 .宋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71-72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
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
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
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
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
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
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
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
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
《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
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
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
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
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79-80 .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0-31 .
春寒 文翻译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
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
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体条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
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
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
青帘:指酒旗。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体条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