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菊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东篱千古属重阳,此本偏宜夏日长。

会得渊明高卧意,故来同占北窗凉。

隐逸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五鼎生封事不难,此身当与道相关。

天高地下日易晚,古往今来人少闲。

靖节早辞彭泽县,子陵终老富春山。

当时若为虚名起,未必有名留世间。

赠戴石屏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又是六年别,浑无一字书。

性宽难得老,交久只如初。

白发添诗集,黄金散酒垆。

行程遍江海,何处是吾庐。

照镜辞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匣中青镜秋月明,妍嗤毫发无遁形。

人心不同有如面,青铜照面不照心。

人心本灵本虚静,谁实昏之私欲胜。

匣取青铜且勿开,自照心中大圆镜。

啄木吟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志非啄木在啄虫,利觜似染虫血红。

木外无虫虫在中,外视一啄殊不空。

人嗟木皮遭啮毁,岂知虫多木心死。

木心无蠹木乃荣,安得去国之蠹如此觜。

种柳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短研深煨倒插宜,明年便有绿垂垂。

只因因造化容易,不见岁寒冰雪时。

赠隐者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或居岩谷或居廛,未作天仙且地仙。

诗只半联人寡和,画才数笔世争传。

弹琴无谱自成曲,卖药资身不较钱。

或问先生今几岁,笑言谁解记生年。

蓦山溪·自述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

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

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

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

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

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

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词的上片,主要描述其居处,从中流露心境情怀。

起笔自报家门,直陈心迹,态度散漫,老气横秋。

“未老心先懒”,心懒,一种看透世情,失却斗争与进击之心的消极精神。

颓莫大于心懒。

然这种状态不会是天生如此,而或是人生灾厄、磨难使然。

《全宋词》收录宋自逊词七首,其中《昼锦堂?上李真州》,颇豪雄壮烈,有句道“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曾斩吴曦”,是干预与参预意识强烈的词篇。

吴曦,叛徒,开禧年间引金兵入四川、约金兵攻襄阳、求封蜀王者,后被忠义之士杨巨源等刺杀。

李真州,李道传,吴曦求宋时,他严拒胁降,弃官而去,后知真州等处,劾逐贪吏,颇多政绩。

词以斩除叛将赞人,鼓荡着从军报国的激壮之心。

宋自逊生卒、生平不详。

李真州则1170──1217在世。

另有一篇《沁园春》词,乃宋自逊当戴石屏(1167─?)近七十年(1236左右)时的赠戴之作。

那么可推知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时期。

大概是政治上的软弱,使他在家国败落的惨痛前心灰意懒。

现存词,除“上李真州”之外,似乎都洗尽凡心,超尘出世了。

“何敢笑人干禄,自知无分弹冠。

只将贫贱博清闲,为取书遮老眼”(《西江月》);

“名利等成狂梦寐,文章亦是闲言语”(《满江红?秋感》);

送戴石屏《沁园春》索性说:“身外声名,世间梦幻,万事一酲无是非”;

到这篇自述词,则完全自乐闲旷、以麋鹿之情自赏。

从他仅有的几篇词,从上举词句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弹冠、干禄、名利、文章、他都伸过手,然而在激烈斗争中,他落马了,于是便后退、便跌进一无所为。

这种出世的故作的潇洒,并不能掩饰这类文人在人生之旅中、在强手与横逆面前,软弱退畏的无能。

“壶山居士”,居士,自命清高、自谓有才情而隐居不仕者自称。

壶山,道家称他们生活为壶中日月;

传说中道士常悬一壶,中可变化为天地日月,如世间。

道家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与世无争,生活简慢。

词人从自号、自诉心志到下文铺陈居处条件与处世态度,均浸染了道家的简淡无为。

  “爱学道人家”以下,统承“心懒”而来,极言日常需求的简便。

先言用物,“办”字领起,只办读写用竹几、煮茗用茶碗、憩坐用蒲团。

蒲团,用蒲草编扎而成的圆形坐垫,修持者坐以修心养性。

次言隐居的生活环境,买青山一角,结草屋三间,小径通幽,清溪如带,绿竹绕宅。

这里没有侯门深宅的楼台广厦、高车驷马、酒绿灯红,没有烦闹的送往迎来,没有无聊的笙歌宴集,没有不测而至的风云变幻。

这里的主人可以焚香煮茗,倚竹闲吟,登山长啸,或垂钓清溪。

假如人世间没有民族与家国利益需要去奋斗,这种生活方式也许无可厚非。

然而这正是南宋倾覆前二、三十年间,战云四合,血雨飘风,词人躲进青山,不免过于冷漠,过于忘情。

  下片言处世的随和与闲吟的自在。

“客来便请”,一个“便”字,既无热情,亦不冷面拒人于千里。

抽身世外而并不与世隔阻,清高中含着通达。

“若肯”二句,仍旧是待人以不即不离。

正如他《西江月》所说,“世上风波任险,门前路径须宽”,他老实道来,始终没有斩断与尘世关联的尾巴;

而不像另一些隐者,过分疏狂,夸张其绝俗而有悖于人情。

“吟诗”二句,既应开篇“懒”字,又呼出下文“不关心”云云,是说随意写点文词,吟风弄月,而决不关涉邦国民生。

结末三句,是“风月任招呼”的进一步渲染。

但说多了,似乎反出破绽,“不关心”反而像是并未忘怀。

天公,天地造化;

或另有人事所指。

那么末句则是一种对于“管”者有所愤愤的讥诮。

他的《西江月》说:“心无妄想梦魂安,万事鹤长凫短”,鹤颈长则自长,凫胫短则自短,造化安排,一切命定,管者自管,我欲何为?

联系他也曾那样地想参预与投入,那么这消极里或都含着对于“管”者、统治者的无能的愤愤之音。

当然字行间的这种声响极其微弱。

  全词措语平白,疏于锻炼;

顺序而写,无意谋篇。

唯用意老实,接物通达,于世情世事并未完全忘怀,故不妨一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答客问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岂是林逋放鹤迟,羽闲成懒静相宜。

落花时节人中酒,夜雨轩窗客赌棋。

身外浮名何用觅,人间多事不须知。

屋边梅树上边石,岁岁春风日日诗。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作者: 宋自逊 朝代: 宋代

团团隄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1234 共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