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舒片云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麻源谪仙人,嘘呵成阴阳。

向来怀袖间,冉冉天孙裳。

一夕大雷电,六丁下取将。

仙人乘风来帝乡,又从肤寸起飞扬。

仙术亦如此,天机神翕张。

有时行浑天,周游十三万里强。

往来仙驭不可韁,正恐问命人,望气蓬莱隔渺茫。

赠蜀医钟正甫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炎皇鉴从草,异种多西州。

为君望岷峨,使我双泪流。

向来秦越人,朝洛夕邯郸。

子持鹊经来,自西亦徂南。

江南有羁羽,岂不怀故营。

何当同皇风,六气和且平。

赠一壶天李日者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汝南市人眼,壶小天地大。

谁知卖药翁,壶宽天地隘。

李君血肉身,大化中一芥。

天度三百馀,满腔粲蓍蔡。

仙翁以过谪,长房以术败。

造化多漏泄,鬼神争讶怪。

君归视斯壶,口匏深覆盖。

得钱且沽酒,日晚便罢卖。

张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

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召张世杰第十七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诏发西山将,熊虎亘阡陌。

笳鼓凝皇情,佳气向金阙。

赵倅昴发第四十六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风雷飒万里,大江动我前。

青衿一惟悴,名与日月悬。

镇江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铁甕山河旧,金瓯宇宙非。

昔随西日上,今见北军飞。

豪杰非无志,功名自有机。

中流怀士稚,风雨湿双扉。

还狱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人情感故物,百年多离忧。

桑下住三宿,应者犹迟留。

矧兹方丈室,屏居二春秋。

夜眠与昼坐,隤乎安楚囚。

自罹大雨水,圜土俱汤舟。

此身委传舍,迁徒无定谋。

去之已旬月,宫室重绸缪。

今夕果何夕,复此搔白头。

恍如流浪人,一旦归旧游。

故家不可复,故国已成丘。

对此重回首,汪然涕泗流。

人生如空花,随风任飘浮。

元夕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灯火喧三市,衣冠宴九宸。

金吾不禁夜,公子早行春。

梦断青山远,愁侵白发新。

燕山今夕月,清影伴孤臣。

除夜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代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乾坤:天地间。

乾,卦名,天;

坤:卦名,地。

堂堂:公然。

唐·薛能《春日使府寓怀》诗:“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穷:偏僻的。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tú)苏梦,挑灯夜未央。

屠苏:代指新年,古有农历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

挑灯:拨动灯火(古人多用油灯,需要拨动灯芯),点灯。

央:尽,完,结束。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乾坤:天地间。

乾,卦名,天;

坤:卦名,地。

堂堂:公然。

唐·薛能《春日使府寓怀》诗:“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穷:偏僻的。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无复屠(tú)苏梦,挑灯夜未央。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屠苏:代指新年,古有农历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

挑灯:拨动灯火(古人多用油灯,需要拨动灯芯),点灯。

央:尽,完,结束。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

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

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6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