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老奴 文
落梅 文翻注译赏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参考资料: 1、 刘德奉选注,历代松竹梅诗选注,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10,第161页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qì)更堆墙。
落梅:即掉落的梅花。
砌:台阶。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sāo)人去赴湘。
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miù)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谬:不合情理的。
权柄:犹权利。
孤高:孤特高洁;
孤傲自许。
主张:主宰;
作主。
参考资料: 1、 刘德奉选注,历代松竹梅诗选注,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10,第161页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qì)更堆墙。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落梅:即掉落的梅花。
砌:台阶。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sāo)人去赴湘。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
东风谬(miù)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谬:不合情理的。
权柄:犹权利。
孤高:孤特高洁;
孤傲自许。
主张:主宰;
作主。
参考资料: 1、 刘德奉选注,历代松竹梅诗选注,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10,第161页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每一片落梅都使诗人触目愁肠,更何况那如雪花般飘落下来的铺满台阶又堆上了墙头的落梅呢?面对如此凄凉的景象,自然引起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颔联进一步刻画落梅:“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这两句对仗工整,化用典故,寓意深刻。
两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坎坷一生。
“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
“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湘”,指湘江流域,今湖南一带,暗用屈原失宠被逐,投汨罗江而死的故事。
然而,这里的“迁客”、“骚人”不仅指屈原、韩愈,而且泛指历史上一切仕途坎坷的有志之士。
诗人一笔双写,不仅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骚人”。
颈联写落梅的最后结局:“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这两句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落梅虽零落成泥,但香气经久不灭。
诗人在此表面是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那些遭迁谪放逐但是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的赞颂,用笔委婉,言近旨远。
上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
实际上,“东风”者,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
简直可视为一篇浓缩了的《离骚》。
呜呼!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刘克庄咏梅诗词之丰无人可及。
不啻于斯,他的一生针对南宋“国脉微如缕”的现状,写下了大量抒发感慨的不同题材的诗篇,爱国之心“似放翁”,高洁之志“似稼轩”,其身其品一如梅花。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莺梭 文翻译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
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
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
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
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
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
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
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文翻译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熟读一卷《阴符》,能开两石硬弓,手提百斤宝刀。
更有玉花骢喷着粗气,挥舞马鞭,鞭梢作响,鞭快如电;
展开乌丝阑,醉中的墨迹如蛟龙跳跃。
与之谈笑的是勤奋攻读的书生、行侠仗义的豪客,都值得寄信相召。
依稀记得,曾经主动请缨出战南越事,草拟檄文征讨辽兵。
当年目视云霄。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当年我傲岸不羁、目视云霄,谁肯信,如今竟落得为五斗米而折腰。
草草南归,未能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令人十分惆帐;
遥遥北望,却不见故都长安。
年华已老,胸中郁结着不平之气,高歌后仍需用酒浇灭。
罢了罢了,但见帽子两边鬓发渐白,镜中容颜日益憔悴。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两卷版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364页 2、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06-607页 3、 张福有辑笺.长白山诗词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08:第165页 4、 喻朝刚,周航主编.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 宋词观止 八 注释 解说 集评: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4:第1326页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熟读一卷《阴符》,能开两石硬弓,手提百斤宝刀。
更有玉花骢喷着粗气,挥舞马鞭,鞭梢作响,鞭快如电;
展开乌丝阑,醉中的墨迹如蛟龙跳跃。
与之谈笑的是勤奋攻读的书生、行侠仗义的豪客,都值得寄信相召。
依稀记得,曾经主动请缨出战南越事,草拟檄文征讨辽兵。
阴符:古兵书名。
阴符经。
旧题黄帝撰,言虚无之道.修炼之术。
又历代史志皆以《周书阴符》著录兵家。
而黄帝阴符入道家,判然两书。
此当指《周书阴符》。
二石(dàn):古代计量单位,约为现在的二百四十斤。
玉花骢(cōng):又称菊花青,是一种良马。
喷:吐气。
电抹:形容宝马飞奔,迅如闪电。
乌丝阑(lán):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
龙跳:比喻书法笔势纵逸雄健。
牛角书生:指李密,亦用于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虬(qiú)须豪客:指唐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中的人物虬髯客,为豪迈卓异之士。
折简:亦折柬、折札。
言其礼轻,随便。
请缨(yīng)系粤:用汉终军请缨出征南越事,粤,同越。
檄(xí):下文书征讨。
当年目视云霄。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当年我傲岸不羁、目视云霄,谁肯信,如今竟落得为五斗米而折腰。
草草南归,未能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令人十分惆帐;
遥遥北望,却不见故都长安。
年华已老,胸中郁结着不平之气,高歌后仍需用酒浇灭。
罢了罢了,但见帽子两边鬓发渐白,镜中容颜日益憔悴。
目视云霄:指眼界高。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燕(yān)然未勒:燕然,指杭爱山,位于今蒙古境内;
勒,指刻石记功。
草草:随便。
迢(tiáo)迢:形容路途遥远。
磊(lěi)块:一作垒块,谓胸中郁结不平之气。
休休:罢休。
鬓(bìn)改:鬓发改变颜色。
颜凋:容颜衰老。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两卷版 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364页 2、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06-607页 3、 张福有辑笺.长白山诗词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08:第165页 4、 喻朝刚,周航主编.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 宋词观止 八 注释 解说 集评: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4:第1326页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文翻注译赏
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
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
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
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
谈笑间,平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
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
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
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
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
参考资料: 1、 刘艳丽,王清淮 .《国人必读古诗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年 :第314页 . 2、 周显忠 .《博古精文》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396页 .
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平章:议论,筹划。
公事:指对金作战的国家大事。
分付:安排,处理。
“记得”二句;
指靖康之变后在河北、山西等地结集的抗金义军,其中有不少归附东京留守宗泽。
把作:当作。
握蛇骑虎:比喻危险。
真吾父:用郭子仪事。
郭子仪曾仅率数十骑入回纥大营,回纥首领马而拜,说:“真吾父也。
”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两河:指河北东路、西路,当时为金统治区。
狐兔:指敌人。
祖生:祖逖。
这里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等。
“多少”二句:谓士大夫只会痛哭流涕沽名钓誉而不去行动。
新亭,用新亭对泣事。
块土:犹言国土。
参考资料: 1、 刘艳丽,王清淮 .《国人必读古诗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年 :第314页 . 2、 周显忠 .《博古精文》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396页 .
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
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
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
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
谈笑间,平定齐鲁。
平章:议论,筹划。
公事:指对金作战的国家大事。
分付:安排,处理。
“记得”二句;
指靖康之变后在河北、山西等地结集的抗金义军,其中有不少归附东京留守宗泽。
把作:当作。
握蛇骑虎:比喻危险。
真吾父:用郭子仪事。
郭子仪曾仅率数十骑入回纥大营,回纥首领马而拜,说:“真吾父也。
”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
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
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
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
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
两河:指河北东路、西路,当时为金统治区。
狐兔:指敌人。
祖生:祖逖。
这里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等。
“多少”二句:谓士大夫只会痛哭流涕沽名钓誉而不去行动。
新亭,用新亭对泣事。
块土:犹言国土。
参考资料: 1、 刘艳丽,王清淮 .《国人必读古诗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年 :第314页 . 2、 周显忠 .《博古精文》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396页 .
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这首送陈子华的词,写法特别。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突如其来地提出一个因北望中原而产生的问题,起势突兀,引人注目。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接着才指出问题的具体内容:即是该怎样对待沦陷区的义军。
问题从南、北宋之际说起,当时的爱国将领宗泽为抗击金军,招抚了义军首领王善、杨进等人,他敢于招抚被人视为“寇盗”的义军,有能力“驾驭”他们,依靠他们壮大抗金的力量,所以宗泽声威大震,军民都敬重他,喊他为宗爷爷。
宗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正确的立场和措施,在抗敌方面收到了巨大的效果。
作者写这首词时,宗泽逝世已久,但在北方金人统治地区,仍有义军活动。
其中红袄军力量最大,首领杨安儿被杀后,余众归附南宋,可惜朝廷不信任他们,把抗金民众武装看成是手上拿的蛇和跨下骑的虎,甩掉又不是,用又不敢用。
作者送行的友人陈子华,他曾主张积极招抚中原地区的义军。
他出知真州(治今江苏仪征),在公元一二二七年(宋理宗宝庆三年)四月,当时李全还未叛降蒙古。
宋朝如果能够正确团结、运用义军的力量,抗金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作者送陈子华赴江北前线的真州时,要他认真地考虑这个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重大问题。
这里前二句歌颂宗泽正确对待义军,声威极大;
后一句用《魏书。
彭城王勰传》的典故,批判昏聩无能的投降派。
两种不同的形象,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笔力遒壮。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希望陈子华到真州要效法宗泽,使京东路(指今山东一带)的豪杰,欢欣鼓舞,做到谈笑之间,能够收复、安定齐鲁北方失地。
既是勉友,更抒发自己延纳俊杰、收复河山的热切愿望,写得酣畅乐观,富于豪情壮志。
下片情感波澜起伏,一会儿奇峰突兀,一会儿陡转直下,沉郁凝重。
“两淮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面对当时现实:国土沦丧,人烟稀少,狐兔出入;
父老长久盼望,然而看不到祖逖那样的志士。
笔调跌宕,感情变为悲愤。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说当时不但丧心麻木、公然卖国的投降派不想念中原,连以名流自命的士大夫们也没有意志去收复失地。
笔调和前三句相同,用南宋统治区域的现实去补充前三句,进一步浓化前三句的感情。
“算事业须由人做。
”指出事在人为,不须颓丧,又转为充满信心的乐观,和上片的思想感情相呼应。
单句回斡,陡然而来,戛然而止,这是词中表现豪迈之气的顶点。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用《梁书·曹景宗传》的典故,嘲笑书生气短,言外之意,也是希望陈子华要振作豪气勇于作为,似自嘲而实是勉励陈子华。
“空目送,塞鸿去。
” 以写送别作结。
全词正面写送别,只有这两句话;
又不直接写送人,却言写目送塞鸿并去,仍与北国河山联系在一起。
既点题,又围绕全词的中心内容,有余味,有力量。
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都是敌视人民的力量,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在这首词中,作者要陈子华正确对待义军,招抚义军,思想是进步的。
他的词,发展了辛弃疾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雄放畅达,继承辛派的爱国主义词风,又有自己的风格。
这首词气势磅礴,一气贯之,是名词的显著特色。
立意高远,大处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于那些一味讲究直率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文翻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
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
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乘云径到玉皇家。
人世鼓三挝。
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
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
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
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
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在水亭旁注目远望,归期还没到,猜测着还差几天。
隔着绿色的帷幔屏风,画着新长出的眉毛,犹如遮挡着半边的脸。
片刻飞起的淡淡的薄雾,被西风吹得不留一丝痕迹。
顷刻,变化不定,夺回了月亮。
乘云径到玉皇家。
人世鼓三挝。
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
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
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乘云到了玉皇大帝家。
人世间敲打三下鼓,试着自己判定今生,更是看了好几次,小住为最佳。
何用形状像钩子一样的玦,相伴着半菱花。
不要遣怪发鬓苍白的嫦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文翻
束缊宵行十里强。
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
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束缊宵行十里强。
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举着捆麻火把在夜里走了十里有余,只顾得挑着诗囊赶路却丢掉了衣囊。
天气寒冷道路湿滑马蹄都冻得发僵,原来是王先生实之来送刘先生克庄。
酒酣耳热说文章。
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酒喝到半酣耳根子发热谈论着文章,论说声惊倒了邻居的墙推倒了胡床。
旁观的人拍手笑这两人太粗梳狂放,我们回应说粗疏又怎样狂放又怎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朝天子 文
满江红(送王实之) 文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
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
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
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缑客。
易爱底,些官职。
难保底,些名节。
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
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
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