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晚春天气融和 文
晚春天气融和,乍惊密雪烟空坠。
因风飘荡,千门万户,牵情惹思。
青眼初开,翠眉才展,小园长闭。
又谁知化作,琼花玉屑,共榆荚、漫天起。
深院美人慵困,乱云鬟、尽从妆缀。
小廊回处,氍毹重叠,轻拈却碎。
飞入楼台,舞穿帘幕,总归流水。
怅青春又过,年年此恨,满东风泪。
渔家傲(九月将尽,菊花始有开者) 文
西江月(赠友人家侍儿名莺莺者) 文
病牛 文翻注译赏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参考资料: 1、 李宪文,熊永年选编.读古诗练书法: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01 2、 匡扶选注.古诗词选读 下册: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02
耕(gēng)犁(lí)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
实:充实,满。
箱:装粮的容器。
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
复:又,再。
伤:哀怜,同情。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
但得:只要能让。
众生:大众百姓。
不辞:不推辞。
羸病:瘦弱有病。
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
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参考资料: 1、 李宪文,熊永年选编.读古诗练书法: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01 2、 匡扶选注.古诗词选读 下册: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02
耕(gēng)犁(lí)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
实:充实,满。
箱:装粮的容器。
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
复:又,再。
伤:哀怜,同情。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但得:只要能让。
众生:大众百姓。
不辞:不推辞。
羸病:瘦弱有病。
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
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参考资料: 1、 李宪文,熊永年选编.读古诗练书法: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01 2、 匡扶选注.古诗词选读 下册: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02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
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责问语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将牛人格化,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
李纲官至宰相,他为官清正,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内心极为愤抑不平。
因此,作《病牛》诗以自慰、自白。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
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
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
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
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
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
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
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
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
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
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
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
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 2、 陈君朴编译.汉英对照宋诗绝句二百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8
望江南/忆江南 文
感皇恩·西阁夜初寒 文
一翦梅 文
望江南 文
日下,蓑笠老江湖。
”今蒙恩北归当践斯言,因作渔父四时词以道意,调寄望江南 云棹远,南浦绿波春。
日暖风和初解冻,饵香竿袅好垂纶。
一钓得金鳞。
风乍起,吹皱碧渊沦。
红脍斫来龙更美,白醪酤得旨兼醇。
一醉武陵人。
六幺令 文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水龙吟·古来夷狄难驯 文
古来夷狄难驯,射飞择肉天骄子。
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
万马崩腾,皂旗毡帐,远临清渭。
向郊原驰突,凭陵仓卒,知战守、难为计。
须信君王神武。
觇虏营、只从七骑。
长弓大箭,据鞍诘问,单于非义。
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
怅敌情震骇,鱼循鼠伏,请坚盟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