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中庶直石头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九河亘积岨。

三嵏郁旁眺。

皇州总地德。

回江欵岩徼。

井干赩苍林。

云甍蔽层峤。

川霞旦上薄。

山光晚余照。

翔集乱归飞。

虹蜺纷引曜。

君子奉神略。

瞰逈凭重峭。

弹冠已籍甚。

升车益英妙。

功存汉册书。

荣并周庭燎。

汲疾移偃息。

董园倚谈笑。

麾斾一悠悠。

谦姿光且劭。

燕嘉多暇日。

兴文起渊调。

曰余厕鳞羽。

灭影从渔钓。

泽渥资投分。

逢迎典待诏。

咏沼邈含毫。

专城空坐啸。

徒惭皇鉴揆。

终延曲士诮。

方追隐沦诀。

偶解金丹要。

若偶巫咸招。

帝阍......更多

赠王主簿诗 二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清吹要碧玉。

调弦命绿珠。

轻歌急绮带。

含笑解罗襦。

余曲讵几许。

高驾且踟蹰。

徘徊。

韶景慕景暮。

惟有洛城隅。

齐雩祭歌 黄帝 二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阳季勾萌达。

炎徂溽暑融。

商暮百工止。

岁极凌阴冲。

齐雩祭歌 送神 四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有渰兴。

肤寸积。

雨冥冥。

又终夕。

游敬亭山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兹山亘百里。

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

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

下属带回溪。

交藤荒且蔓。

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

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

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

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格。

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

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

兹理庶无睽。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

作者: 谢朓 朝代: 南北朝

羽龄倦簪履。

薄晚忝华奥。

闲沃尽地区。

山泉谐所好。

幸遇昌化穆。

惇俗罕惊暴。

四时从偃息。

三省无侵冒。

下车遽暄席。

纡服始黔灶。

荣辱未遑敷。

德礼何由导。

汩徂奉南岳。

兼秩典邦号。

疲马方云驱。

铅刀安可操。

遗惠良寂寞。

恩灵亦匪报。

桂水日悠悠。

结言幸相劳。

吐纳贻尔和。

穷通勖所蹈。

拟行路难·其四

作者: 鲍照 朝代: 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zhí)躅(zhú)不敢言。

吞声:声将发又止。

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zhí)躅(zhú)不敢言。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吞声:声将发又止。

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

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

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

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

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

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

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

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

”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

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

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

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

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

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

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

”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

”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沈得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拟行路难·其一

作者: 鲍照 朝代: 南北朝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奉:奉送。

邰希葑给。

卮(zhī知):古代盛酒的器皿。

一本作“匜”。

这句是说把用金杯盛着的美酒献给你。

玳瑁(dàimào代冒):一种和龟相似的海中爬行动物,其甲壳黄褐色,有光泽,可用做装饰品。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七彩芙蓉:多种颜色的芙蓉花图案。

羽帐: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帐子。

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

蒲萄,即葡萄。

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

以上四句是写赠送给人的四件解忧之物。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红颜零落:容颜变得衰老。

寒光:寒日的光辉。

宛转:转移。

时欲沉:时将晚。

这二句是说人已容颜衰败,年岁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一样。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裁悲:制止悲伤。

裁,免除。

减思(sì四):减少愁思。

思,忧愁。

抵(zhì纸)节:击节。

抵,侧击。

节,乐器名,又叫“拊”。

行路吟:指《行路难》诗。

这二句是说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听我用柑打着拍子来唱《行路难》。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

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

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

宁:岂、何。

清吹:悠扬的管乐。

这二句是说如今在柏梁和铜雀台上,哪还能听到古时悠扬的乐声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

奉:奉送。

邰希葑给。

卮(zhī知):古代盛酒的器皿。

一本作“匜”。

这句是说把用金杯盛着的美酒献给你。

玳瑁(dàimào代冒):一种和龟相似的海中爬行动物,其甲壳黄褐色,有光泽,可用做装饰品。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

七彩芙蓉:多种颜色的芙蓉花图案。

羽帐: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帐子。

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

蒲萄,即葡萄。

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

以上四句是写赠送给人的四件解忧之物。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

红颜零落:容颜变得衰老。

寒光:寒日的光辉。

宛转:转移。

时欲沉:时将晚。

这二句是说人已容颜衰败,年岁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一样。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

裁悲:制止悲伤。

裁,免除。

减思(sì四):减少愁思。

思,忧愁。

抵(zhì纸)节:击节。

抵,侧击。

节,乐器名,又叫“拊”。

行路吟:指《行路难》诗。

这二句是说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听我用柑打着拍子来唱《行路难》。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

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

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

宁:岂、何。

清吹:悠扬的管乐。

这二句是说如今在柏梁和铜雀台上,哪还能听到古时悠扬的乐声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在鲍照最为擅场的乐府诗体中,《拟行路难十八首》称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宝”。

这一组内容丰富而又形式瑰奇的诗篇,从各个侧面集中展现了鲍照诗歌艺术的多姿多态,确实像一块精光四射、熠熠生彩的钻石。

无怪乎历代选家和评论家凡瞩目于六朝诗歌的,都不会遗漏了它。

  顾名思义,“拟行路难”当为乐府古题“行路难”的仿作。

后者本属汉代民歌,多已失传,据《乐府解题》记载,其大旨是“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东晋人袁山松曾对它的曲调和文句进行加工改造,而袁制亦已亡佚。

故鲍照此诗虽云拟作,实为这一诗题流传至今的最早篇翰,发摅的也是诗人自己胸中的磊块,并不同于一般的拟古篇什,所以有的诗集收录此诗时,去掉了题目上的“拟”字,径称作《行路难》。

齐梁下及唐代不少诗人,也都袭用这个调名写出了一批名作。

  《拟行路难》共一十八首,有的本子作十九首,是将其中第十三首分割成了两篇。

这十多篇诗涉及不同的题材内容,体式、风格也不尽一致,看来并非一时一地之作,今人已有考辨。

但是,把它们在同一诗题下编为一组,又绝非出于偶然。

这不仅因为它们都采用了“行路难”的曲调,而且各首之间确有共同的主旋律贯穿着,那便是对人生苦闷的吟唱。

在形式上,这组诗都采用七言和杂言乐府体,音节流畅而富于起伏变化,以适应作者所要抒发的强烈而跳荡的情绪。

正是这样一个统一的基调,加上作者构思、编排上的某些匠心,使得这些诗篇自然地发生联系,合成了一个可以放在一起加以观照和品评的整体。

  此篇作为《拟行路难》开宗明义第一章,带有序曲的性质。

  诗篇一上来,以“奉君”二字领起了下面四个排比句:“美酒”而盛以“金卮”,“雕琴”而饰以“玳瑁玉匣”,羽毛制作的帐幔间绣出了“七彩芙蓉”的图案,锦缎织成的被面上绽开着“九华蒲萄”的花纹。

奉献到你面前的吃的、玩的、用的器物,无一不精美绝伦、色彩缤纷,足令人赏心悦目、忘忧解闷。

这—赋体铺排手法的发端,为整个乐曲的演唱蓄足了气势,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可是,别误以为作者是在为人生谱一曲欢乐之歌,想要尽情讴颂人世间种种官能的享受,那样就大错而特错了。

在那一阵子紧锣密鼓、急管繁弦式的华采乐段之后,乐队突然沉寂下来、沉寂下来,悠悠地转出一声低咽的吟叹:红颜难驻,岁月迟暮,寒气闪烁,年华逝去。

人生的这一大悲哀,又不是美酒、雕琴之类所能消解得了的。

读到这里,读者方明白前面那阵子开场锣不过是个铺垫,外形愈装扮得富丽堂皇,愈见出骨子里的哀感沉绵。

  那末,也不能听任这种忧思无边无际地膨胀起来,吞噬了人的整个灵魂。

诗人在唱出人生苦闷的主题之后,却又反过来劝慰人们要“裁悲”、“减思”,节制和排遣自己的伤痛;

而排遣的方法则在于聆听他的击节歌唱,那歌子便是倾诉人生苦难、不平的《行路难》。

用宣说人间苦来排解现实生活中的苦闷,看似矛盾,但也不足为奇,因为通过这一独特的宣泄活动,是可以给人的心理机制恢复和带来某种程度的平衡,减轻人们心灵上的重压的。

这大概正是诗人自己情不自禁地要创作这一组诗的内在动因吧。

于是,诗歌开篇定场锣鼓声中被推上舞台前列的那些琳琅满目的器玩,至此重又获得了生气。

它们不光是人生苦的垫衬,同时也是诗人演唱人生苦的布景、道具和音响手段。

诗人就站在这一绚丽辉煌的背景下,一手高举盛满美酒的金杯,一手挟起玉饰花雕的古琴。

仿佛他正注目于读者,他就要放声歌唱了。

这是非常美妙的瞬间,非常动人的景象。

  诗写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序曲的任务,本可就此打住。

而诗人为了加重语意,却又添出一段尾声: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意思是说:没见到吗,汉武帝时的柏梁台,魏武帝时的铜雀台,当年歌舞胜地,乐声盈耳,曾几何时,风流云散,而今哪还有清音绕梁呢?

言下之意:我的歌声也是稍纵即逝,要听就请抓紧吧。

结末这两句看似逸出题外的话,既是对上文“听我抵节行路吟”的补充申说,又是对诗中“人生苦”主题的点题和呼应,而字面形式上转向援引古人古事,采用宕开一笔的写法,更增添了诗歌摇曳不尽的风神。

  总合起来看,作为整个组诗的引子部分,此篇在立意上是比较单纯的。

它的意图只是要交代写作这一组诗的缘起,即便涉及人生苦闷的主旨,亦仅点到为止,不作进一步展开。

所以读者在这里接触到诗人内心的感慨还很抽象,缺少具体的内涵。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诗中这个单纯意念的表达形式却很不简单:由献列各种精美的器玩以行乐解忧,导向人生苦痛、忧思难遣,再折回裁悲减思、击节吟唱,而结以清吹不永、胜概难继,可说是一层一个逗顿,一层一道弯子。

转折处是那样的突兀峭拔,而承接时又十分妥贴自然,极尽波谲云诡、跌宕生姿之能事。

这样一种屈曲层深的构思方法,决不是为了卖弄技巧,它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歌单纯意念下深藏着的复杂微妙的情绪心理,那种苦闷与慰藉、排解而又难解的感情纠葛。

贯通《拟行路难十八首》的整体,构成组诗中心情结的,正是这一矛盾尖锐的心理态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日行

作者: 鲍照 朝代: 南北朝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献岁发,吾将行。

在新年伊始之时,我将出发春游。

春山茂,春日明。

郊外我所见到的春光是如此明媚: 园中鸟,多嘉声。

园林中到处莺声燕语,鸣声清脆,仿佛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春歌。

梅始发,柳始青。

红梅在春风中率先怒放,向人间报告春的信息。

含烟惹雾的杨柳枝条,已纷纷生出嫩芽,渐渐由黄转青。

泛舟舻,齐棹惊。

春游的人们来到烟波浩渺的水上,荡起了龙舟画舫,他们整齐地举起桨片,使劲地划呀划呀;

船儿飞快地在水上滑行,水鸟被惊得扑翅飞向两岸。

奏《采菱》,歌《鹿鸣》。

人们不禁心旷神怡,逸兴遄飞,在船上奏起了江南的《采菱》曲,音调流转柔婉;

时而又唱起古老的《鹿鸣》歌,情韵和雅古朴。

风微起,波微生。

和煦的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

弦亦发,酒亦倾。

人们在弦歌声中频频举杯祝酒,尽情痛饮。

入莲池,折桂枝。

女子们荡开双桨,时而没入一片荷叶田田的池里,时而又傍岸攀折那尚未开花的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随着她们透着香气的罗袖频频挥动,船儿便轻快地前进,那些芬芳的水草叶子纷纷地向两边倒伏让路。

两相思,两不知。

春游中的青年男女彼此产生了爱慕相思,两方都钟情于对方,又都不知道对方同时也在相思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献岁发,吾将行。

在新年伊始之时,我将出发春游。

献岁:即岁首,一年之始。

《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泪吾南征。

”吾将行:是借用《楚辞·涉江》:“忽乎吾将行兮”中的成句,在此谓“我将出发春游”。

春山茂,春日明。

郊外我所见到的春光是如此明媚: 园中鸟,多嘉声。

园林中到处莺声燕语,鸣声清脆,仿佛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春歌。

嘉声:形容鸟的鸣叫声十分动听。

梅始发,柳始青。

红梅在春风中率先怒放,向人间报告春的信息。

含烟惹雾的杨柳枝条,已纷纷生出嫩芽,渐渐由黄转青。

泛舟舻,齐棹惊。

春游的人们来到烟波浩渺的水上,荡起了龙舟画舫,他们整齐地举起桨片,使劲地划呀划呀;

船儿飞快地在水上滑行,水鸟被惊得扑翅飞向两岸。

齐棹:整齐地举起船浆。

奏《采菱》,歌《鹿鸣》。

人们不禁心旷神怡,逸兴遄飞,在船上奏起了江南的《采菱》曲,音调流转柔婉;

时而又唱起古老的《鹿鸣》歌,情韵和雅古朴。

风微起,波微生。

和煦的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

弦亦发,酒亦倾。

人们在弦歌声中频频举杯祝酒,尽情痛饮。

入莲池,折桂枝。

女子们荡开双桨,时而没入一片荷叶田田的池里,时而又傍岸攀折那尚未开花的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随着她们透着香气的罗袖频频挥动,船儿便轻快地前进,那些芬芳的水草叶子纷纷地向两边倒伏让路。

两相思,两不知。

春游中的青年男女彼此产生了爱慕相思,两方都钟情于对方,又都不知道对方同时也在相思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春日行》属古乐府《杂曲歌辞》。

这首诗描写在明媚的春光中男女青年郊游嬉戏的欢乐情景。

全诗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显出俊逸的风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拟行路难十八首

作者: 鲍照 朝代: 南北朝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更多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在平地上倾倒杯水(介宾后置),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举杯饮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徘徊不前,不再多说什么不敢表达自已的思想。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764-765页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人生不得恒称悲,惆怅徙倚至夜半。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还君金钗瑇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但闻风声野鸟吟,忆平生盛年时。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羁役去远征。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拟行路难·其六》 鉴赏   这首诗也是反映的仕途失意与坎坷。和《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相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抒述情怀似亦更为直切。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近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说过,同为诗人抗议人生的哀歌,此诗较之《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写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诗也并非一泻到底。起调的高亢,转为中间的平和,再翻出结语的峭拔,照样是有张有弛,波澜顿挫。音节安排上由开首时七言长调为主,过渡到中间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继以奇峰突出的两个长句作收煞,其节奏的高下抗坠也正相应于情感旋律的变化。所以两首杂言体乐府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拿这两首感愤言志之作,来同前面那些借思妇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较,风格上又有不少异同。前诗婉曲达意,这里直抒胸臆;前诗节拍舒徐,这里律动紧促;前诗情辞华美,这里文气朴拙——随物赋形,各有胜境。不过无论哪一类题材,都能显现出作者特有的那种奇思焕发、笔力健劲的色调,这正是鲍照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所在。《南史》本传用“遒丽”二字评论他的乐府创作,后来也以“俊逸”概括其诗风,其实“俊”和“丽”还只标示出它的体貌,“逸”和“遒”才真正摄得它的神理。从鲍照的“俊逸”到的“飘逸”,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112131415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