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夜来风雨损余芳。

数片衰红落槛傍。

媚景背人容易去,半轩飞絮日空长。

从来不信相思切,及至如今倍感伤。

独立黄昏绣帘外,可堪新月露圆光。

渔家傲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疏雨才收淡泞天。

微云绽处月婵娟。

寒雁一声人正远。

添幽怨。

那堪往事思量遍。

谁道绸缪两意坚。

水萍风絮不相缘。

舞鉴鸾肠虚寸断。

芳容变。

好将憔悴教伊见。

更漏子·镂金环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镂金环,连玉珥。

颗颗蚌蛤相缀。

偎粉面,映莲腮。

露浓花正开。

冷光凝,员影重。

几度偷期摇动。

山枕上,恐人知。

摘嫌纤手迟。

剔银灯·昨夜一场风雨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昨夜一场风雨。

催促牡丹归去。

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

真疑洛浦。

云水算、杳无重数。

独倚阑干凝伫。

香片乱沾尘土。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

绿丛无语。

空留得、宝刀翦处。

苏幕遮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尽思量,还叵耐。

因甚当初,故故相招买。

早是幽欢多障碍。

更遣分飞,脉脉如天外。

有心怜,无计奈。

两处厌厌,一点虚恩爱。

独上高楼临暮霭。

凭暖朱阑,这意无人会。

鹤冲天·清明天气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

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遥际。

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

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

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遥际。

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

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这首词是北宋前期词人杜安世的作品,词风与柳永相近,长铺叙,少粉饰,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上片重点铺叙居住的环境和时序景致,也写出了环境中的人物。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点出人物清明天气中的感受。

清明是春分之后的一个节令,此时已入暮春,梅、杏、桃等花相继调谢,最容易引起思妇离人的愁怀。

“愁如醉”,兼状愁人的内心感受和外表现。

愁绪袭来,内心模模糊糊,外表则显现为表情呆滞。

愁人是容易感到日长的,何况清明之后,白昼又确实是逐渐地长了起来,故曰“永日愁如醉”。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写闺人所居住的环境。

“台榭绿阴浓”至“新荷蔽”数句,活画出一幅春末夏初的园林美景。

暖风轻拂;

台榭的周围,绿树成荫;

归来的燕子,新巢已经筑成;

小小的池塘,长满了青青的荷叶。

如此美景,“恰是逍遥际”,作者认为正是优游自地赏玩景物的好时光!

但是却只“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词的抒情女主人公,一位肌肤柔软洁白的佳人披着件薄薄的夹衣,呆呆地站立那里。

“半笼”两字,见出她披衣时的漫不经心;

而开头“永日愁如醉”句已作了提示,这里作一呼应,写出她神情呆滞之状。

另外,此处作者把写人和写景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优美的环境,衬托着美丽的闺人,恍如绿叶丛中簇拥着牡丹,相得益彰;

同时环境和人物又构成了反衬:景物自佳而人物自愁,节奏并不协调,于是更显出了人物的愁绪之重。

  下片着重写闺人的幽怨情怀和憔悴情态,但却从景物写起:“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这是以“红绡”比石榴花之红以状其美。

石榴夏季开花,花常呈橙红色,故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诗云:“石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以红色的织物比石榴花,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作者看来是受到过白诗的启发的;

其后苏东坡也有“石榴半吐红巾蹙”(《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之句。

文学上的继承借鉴而又有所变化,就是如此。

这两句是继续写园林美景,词意更见错综。

  “窗外数修篁”两句,是实写,也是虚写。

实写就是女主人公的窗外大概真的有几竿修竹;

因为中国的园林中,竹子是必不可少的。

虚写就是她并不一定真的去相倚;

这里用了杜甫《佳人》诗中的意境:“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说明她也具有自怜幽独的怀抱而已。

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人,其作用是从写景过渡到写人,而且本身已具有丰富的幽怨内涵。

  紧接着上面两句,作者揭示了女主人公心灵幽怨满怀、行动呆滞,是因为“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意即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地盼望。

这行文上是水到渠成的一笔,对女主人公的情怀、表现那么多,其原因也该有一个交代了。

  结语三句:“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是对女主人公情态的进一步刻画,也是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补足性刻画。

她深闺里行坐不安,形容憔悴,没有什么心思去梳妆打扮。

经过了最后这几句的进一步刻画,一位因怀念远人而憔悴幽怨的闺中少妇的形象,呼之欲出了。

  这首词,前片着重写景,后片着重写人,但又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即闺怨。

这样,词的气脉就一气贯串,不枝不蔓,人物形象也渐趋完满。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501-502页

卜算子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深院花铺地。

淡淡阴天气。

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有情奈无计。

漫惹成憔悴。

欲把罗巾暗传寄。

细认取、斑点泪。

少年游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小楼归燕又黄昏。

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余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凤衔杯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留花不住怨花飞。

向南园、情绪依依。

可惜倚红斜白、一枝枝。

经宿雨、暮江披。

凭朱槛,把金卮。

对芳丛、惆怅多时。

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

空满眼、是相思。

丑奴儿

作者: 杜安世 朝代: 宋代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

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声哀。

慢引萧娘舞一回。

12345 共122条